当前位置:语梦书院>其它小说>秦皇汉武看我校> 第 170 章 地理历史农业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0 章 地理历史农业8 (3 / 24)

即使是正常质量的楼房,也难以传世百年,反而是木结构房屋,维护得好可以传世几代,甚至上千年。

如宁波保国寺正殿,便是千前北宋真宗时期所建,还有五台山华光寺等,皆是千年前古建筑】

姬老头望着自家刚砌成的新屋,背着手慢摇摇道:“屋架用材,以松柏为上,榆柳次之,杉木又次之。

咱们家家底薄,弄不起松柏买不了榆柳木,只好用石料和杉木建屋,不知道咱们这房子能传几代?”

长子见状笑道:“这有何难?咱们农闲时种点树,待树长了儿孙也有新木换梁,这屋呐,自然能代代相传了。”

经天幕讲述,他们村都决定闲时多种树,为后代子孙积点福气,否则遇到明清那样的灾难,怕是血脉难续。

姬老头满足地点点头:“不错,多种点大树,蓄水。”

姬家父子很认真地为后代谋划,并不知他们的小院是华夏传世最久的民间房屋,共传730年乃当地一景(山西高平市)。

天幕重归正题:【从灾害发生周期便可看出,越到近代灾情爆发越频繁,相应的朝廷救灾制度也由粗糙变得完善。

否则以明清灾害次数配上商周救灾制,人类怕是得团灭】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朱元璋面无表情:后人觉得这话听起来好笑吗?

【救灾制度到明清时期,已近乎完善,各地发生灾害后,由地方官上报受灾情况(时间、地点、具体损失等)

勘灾:灾害发生后

地方官先勘灾上报,再由朝廷派官员前往灾地进行核实,好让朝廷能对灾伤作出恰当的救灾措施。

核实官员回报朝廷后,朝廷进行议论,商定救灾方案,最后救灾。

总的来说灾情发生后由户部统筹,朝廷遣巡抚及巡按御史前往救灾监督。

地方政府的布政司进行救灾,按察司进行监察救灾过程。

同时各县、州、府的救灾机构,根据灾情对黎民百姓进行救助】

朱元璋皱眉,忍不住指出后人失误之处:“这就完了?”

说得太简略了,他大明还有灾伤划分呢!

轻灾分七至五分,重灾分十至八分,根据灾情等级进行救济,重灾赈济,轻灾赈粜。

并且灾民也有等级划分,一等极贫,二等次贫,三等稍贫,不同灾民收到的救济粮也有所不同。

朝廷为救灾所做种种没被广而告之,惹得朱元璋很不满:“总讲大明坏事,不说咱为大明之心,后人小子做事不细心,该骂!”

话刚落才扬起的脸色便浮出几分愁,忍不住长长地吁口气:“后人喜大一统国家,可国家大了诸事难管啊。”

朱标上前为他按摩肩颈,劝道:“往日你不是劝我,国事繁多,不能心急,要慢慢调理,怎么你倒急上了?”

朱元璋苦笑:“咱倒不想急,但对大明百姓而言,知道太多不是件好事。”

他抬头再次望向天幕:后人呐,你悄悄地对咱说多好?

【清朝救灾制度亦是如此,明以干旱、地震、水灾为三灾害,清朝则以水灾、旱灾、疫病为三灾害。

三灾害发生并不是单独事件,而是相互存在联系,如干旱伴随蝗灾,出现时机又处于夏秋季节,若朝廷不赈灾,民众无粮死亡又会因高温产生瘟疫;

清明灾害发生区别,是因明朝处于小冰期前半段,而清朝正逢寒冷期。

从清朝大大小小的水灾数据来看,清平均每年发生水灾近5.9次,其灾害主要集中在清朝前期,后期气候逐渐变得干冷后,水灾频率才放缓发生周期】

清朝帝王气冷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