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梦书院>其它小说>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小说> 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末群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末群雄 (2 / 4)

厌烦,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有了皇帝的同意,魏忠贤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飞扬跋扈。

一些对魏忠贤不满的文官也纷纷依附于魏忠贤,组成了阉党,与东林党针锋相对,互相攻击。1625年,杨左光斗等7人尚书弹劾魏忠贤24条大罪,结果这7人都遭到了魏忠贤的残忍迫害,受尽酷刑,含冤而死,世人称之为“东林六君子”。

自此以后,魏忠贤的气焰更加猖獗。在全国各地修建生祠,世人只知道有“九千岁”魏忠贤,不知有“万岁爷”朱由校。

但是无论魏忠贤还是朱由校都没有什么治国才能,此时的明朝各地已经出现了各种天灾,再加上土地兼并,基层官吏腐败,导致流民越来越多,成了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

只要有人振臂一呼,那么对于明朝来说将会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立国260年的大明朝开始走向衰亡,然而朱由校本人是等不到那时候了。

1627年,朱由校重病不起,在皇后张嫣的劝说下,他决定按照胸中大义,将皇位传给自己唯一的亲弟弟朱由检,并嘱托他“吾弟当为尧舜”。几天后,朱由校驾崩,终年22岁,庙号熹宗,葬于德陵。

——“朱由校最满意的木工作品拿到民间买了一千多两。”

——“我觉得人家有点爱好还真不是什么坏事。”

——“这人可比崇祯强太多了,至少有魏忠贤在,东林党还没有那么放肆。”

——“确实,崇祯杀了魏忠贤,之后基本盘就崩了。”

【大明帝国最后的将星,一口气看懂袁崇焕的一生。#明朝#历史#袁崇焕】

大明帝国最后的抗清名将袁崇焕,曾用红衣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用智谋换来了辽东的安宁,但最终却被凌迟处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那么袁崇焕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死真的是一起冤案吗?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袁崇焕的一生。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出生于1584年,35岁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虽是文官出身,但他非常喜欢军事,时常与退伍老兵打交道,了解北边的形势。

此时明朝已是山河日下,关外有后金威胁,内有党争激烈,矛盾丛生。在明神宗朱翊钧驾崩后不久,继任的明光宗朱常洛又离奇死亡,年仅16岁的朱由校登基,原来拥护的清流东林党也得到重用,一时间东林世盛。

1622年,袁崇焕以县令的身份进京,经御史的推荐被破格提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广宁之战失败后,明军尽失辽西之地。袁崇焕他单枪匹马在山海关周边巡视7天7夜,回来之后就和朝廷说,只要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目瞪口呆。袁崇焕一时间声名大噪,再次被破格升为兵备佥事。金官外拨给唐金20万,让袁崇焕招募军队。从正七品县令到正五品兵备佥事,袁崇焕能在短时间内连升4级,与内阁大学士韩爌的关系密不可分。

明朝官场除了讲究同乡之意以外,还要讲究师生之情,袁崇焕是万历47年的进士,当时的主考官恰好就是韩爌,因而韩爌也成了袁崇焕的座师。正因为有这层关系,袁崇焕才能两次被破格提拔。

当时的辽东经略王在晋对袁崇焕非常倚重,但是袁崇焕却觉得王在晋没有远虑,不愿听从他的命令。在一次争辩无果后闹到了兵部尚书孙承宗这里,于是孙承宗往辽东代替了王在晋,听取袁崇焕的意见,将防线移到了宁远。

孙承宗镇守辽东期间,对袁崇焕非常倚重,辽东防线在孙承宗的手中步入了金汤,而且还收复了大片失地。然而由于党争倾轧,孙承宗最终罢官归乡。后金以为有机可乘,于是在1626年大举进攻宁远。然而在袁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