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诗会2(1 / 2)

加入书签

“诗会第二轮:看花不是花,咏花不带花名。此轮无季节和地点限制,可以抢答,抢答正确最多的两人进入第三轮对杀。”女官出声开始第二轮。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君韫首先念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君恪接上。

“七弟,借诗一用,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萧长宁俏皮的眨了眨眼。

“皇姐,四嫂替我杀回来了。”君霖显得分外高兴。

沈婧妍却眼含不屑,堂堂景国长公主竟然靠借旁人吟咏过的诗来发挥。

于是她优雅地吟咏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阴阳为碳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

“六弟所咏是什么花?”君鸢一脸困惑,又是炉又是铸钱的,这是咏打铁?

沈婧妍却直接点破“六殿下莫不是说的打铁铸钱过程?这与今日诗会完全不符。”

君韫和君恪对视一眼,他们显然也认为君堰说的是铸钱过程。

“非也。若我没猜错,六弟咏的当是金钱花,花朵为金黄色,花盘正圆。”萧长宁上前一步解释说。

“四嫂知道这首诗?”君堰有点不可思议,这诗偏僻,是他从杂书里看的,但想到萧长宁能和自己下棋成那般境况,倒也说得过去。

萧长宁摇摇头否定,“我诗书确实接触过,这诗确实闻所未闻,只是见过真正的金钱花觉得相似罢了。”

君堰有些失望,但很快恢复如昔,“四嫂见多识广,君堰佩服。”

沈婧妍用力握了握自己的手,她这不是被自己打脸了吗?显得自己何其浅薄无知,三皇子该怎么看她呢?

接下来几回,君恪和君韫还有君堰似乎有意让着女儿家,到最后竟是萧长宁和沈婧妍进入了第三轮。

“第三轮:飞花令,轮次说出含花字的诗句,答不出者视为失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萧长宁开头。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沈婧妍接上。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十几回合下来,正当所有人认为两人决不出胜负时,萧长宁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咚”,一声长响,预示着比赛结束。

“定王妃此句不含花字,视为失败。”女官敲锣。

萧长宁舒了口气,正要离开时,被沈婧妍叫住,“定王妃,你才识过人,是我以前浅薄了。”

之前她对萧长宁有许多偏见,什么不学无术,荒唐可笑的字眼,她都把它们和萧长宁联系在一起了。

她没想到的是,萧长宁在词场上仅用了几个回合就改变了她固有的看法。

“我不过只会吟诵几句诗,如何算得上才识过人?倒是沈姑娘名满京城却是实打实的。”萧长宁笑了笑。

沈婧妍更觉羞愧,原来一个女子胸怀也可以如此旷达吗?

诗会结束,萧长宁忙奔向投壶,“我也要参与!”

于是几个男子怔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齐齐看向萧长宁。

“不欢迎?”萧长宁看了看君恪,又看了看君堰,再看了看君霖总之她扫了一圈。

“哪会呢,四嫂会投壶?”君霖忙上前笑着打圆场。

“也不是特别会,就比你会一丢丢吧。”萧长宁轻轻瞥了眼君霖,挑衅意味深长。

君霖顿觉自尊心被中伤。

“我看四嫂有意,左右游戏,不如多加一个人?”君鸢开口。

“谁有意见可以提。”萧长宁无辜道。

谁敢说?

于是几个男子扭扭捏捏的拿着箭站成一排,谁也不好意思先投。

“七弟你先投,十支箭。”萧长宁笑眯眯上前。

君霖看着萧长宁准备超越自己的雀跃表情,咬牙十分,把十支箭,一支投进二号筒,七支投进三号筒,两支投进四号筒。

君霖一脸欣喜。

“不错嘛,七弟打破以往记录了。”君鸢笑着说。

“四嫂,你还是准备愿赌服输吧。”

“看来确实是我小看七弟了。”萧长宁故作懊恼。

“四嫂,所谓男女各有所长,不必”

君霖安慰的话还没说完,萧长宁接过十支箭,唰唰,八支落在四号筒,其余两支落在三号筒。

君霖一下子瞪大了双眼。

“四嫂投的好!”君鸢拍手叫好。

“七弟承让。”萧长宁笑得灿烂,君霖却感觉这是魔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