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初访佛寺(1 / 2)

加入书签

按照已定的计划,萧长宁和君恪在出青州城后就暗中下了马车,打扮成寻常夫妇,一路向城西郊的大叶佛寺奔去。

君霖则是一路游山玩水,向北回京城。

深林藏古寺,泉水绕石门,忽闻古钟声,鸟飞振林樾。

沿着松林直上,大叶佛寺就坐落于半山腰,朝阳撒下一片金光,映着门匾上的“大叶佛寺”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穿着素衣的小和尚在门前低着头一下两下扫着地,看样子并没有注意到萧长宁和君恪这一对一大早就来上香的年轻夫妻。

君恪上前一步:“小师父。”

小和尚被突如其来的问候吓了一跳,猛一抬头,见是一对年轻男女,这才拍了拍胸口,安心了下来。

“两位施主这么早是来上香?”小和尚问。

“我们是外县的,因为夫人自幼体弱多病,多番碾转求医问药都不得好转。如今无法,恰逢听说这大叶佛寺颇有名,也就想求一求佛,希望对夫人有用吧。”君恪把早就酝酿好的台词一字不漏说了出来。

萧长宁在心里暗暗记了君恪一账,如今却也不得不装模作样地咳嗽起来,“咳咳…这病我就说治不好的。是我此生福薄,佛祖也帮不了的,夫君何必为我千里迢迢跑这么远呢?”

演到最后,萧长宁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挤出几滴林黛玉式的眼泪,一张脸本就生的白,现在更显可怜。

君恪要不是知道萧长宁演的,他估计都要感动哭了。

不过做戏嘛,自然得配合全套,他也故作悲痛。

“夫人这是说的哪里话!你要是死了,为夫如何对得起岳父大人的嘱托,何况你我年幼相识,我怎能弃你而去!”

萧长宁戏瘾上来真是停不下来,“夫君何必如此,是妾身命薄,怎能拖累你至此!”

君恪看萧长宁完全忽略了来这里的目的,不接下去又引人怀疑,一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倒是小和尚听得于心不忍,“这位夫人慈眉善目,定会长寿健康的!我这就引你们进去见住持!”

小和尚引他们在大殿外止步。

大殿里住持正带着一众和尚在蒲垫上闭眼念经,有一个和尚在住持旁边一下两下有节奏地敲打着木鱼。

小和尚也不敢打扰,就和君恪他们在外面的走廊静静等着。

好不容易等到住持睁开眼,小和尚才和门旁的师兄通了话,这师兄就上前找住持耳语了两句。

住持这才注意到外面的两个陌生人,忙起身相迎。

“两位施主可是久等了,清尘这孩子不知变通,方才见老衲诵经,也不知引二位去禅房喝口茶。”住持和颜悦色地说。

“住持客气,清尘小师父也是怕我们着急。”君恪接话。

住持打量了一下君恪二人的装扮,看上去像普通商贾人家的夫妻,他们有什么急事,非得大清早来上香呢?

清尘先替君恪二人解释了起来:“师父,他们两个是外县人,这位夫人自幼体弱多病,多方求医无效,听闻我们这里的佛灵,这才想来祈愿保夫人无虞。”

“外县人?”住持显然有点怀疑。

“我们是沛县人,家里做点商贾生意,在京城也有点小买卖。原本我们夫妇是不信佛的,现在没办法,除拜佛想不出别的了。”君恪说。

住持显然对他们还有顾虑,萧长宁忙惨惨咳嗽几声:“夫君,佛祖也是看人的。我这将死之人是救不了的,我说在我们那里的庙里拜拜就行了,你非得拉上我大老远跑到这里,又大清早上门扰师父们的清净,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住持这一听可马上转变了态度,他可不能让人当他的面说佛祖冷面无情。

“施主,既是远道而来,还请进去小坐。”

萧长宁和君恪对视一眼,知道事成了。

“既如此,有劳住持了。”君恪说着就搀扶起“病恹恹”的萧长宁。

跟着住持去禅房吃了盏茶,萧长宁和君恪还有住持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住持,你们这里来还愿的人多吗?”萧长宁关心道。

“这老衲也不好说,来庙里还愿者自然不少。但佛祖也不是万能的,自然也会有所愿不可求的,只能随缘罢了。”

“住持高见。”君恪说。

“主持的佛杖很是有禅意,是在哪里制作的?”萧长宁一副很好奇的样子。

“不过是城里木匠做的,施主过誉。”

“原来如此。”

这时清尘小师父进来:“师父,师兄说香堂已经安排好了。”

“既如此,两位施主就随老衲去进香吧。”

“也好。”二人跟上。

萧长宁他们离开大叶佛寺后。

“可有发现?”君恪问。

“王爷觉得呢?”

“那佛杖有点眼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