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私下的会谈(2 / 2)

加入书签

绍了下自己,然后便介绍王刚和赵永峰。  肖墨暗暗在心里记下了,笑着和三人挨个握了握手。  “你好,肖工!”  王刚、赵永峰两人和他握了握手后,递给了他一张名片。  肖墨挨个看了一下。  王刚,华宇公司高级项目经理。  赵永峰,华宇公司高级SQE主管。  “没想到华宇公司这么重视这个艾玛项目!”  肖墨心下暗暗想道。  华宇公司作为国内排名头部的电子方案商,一般情况下,在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掌管项目进度和管理众多供应商的事情都是由普通的项目工程师、SQE来负责,就足以拿捏下游的一众供应商。  小规模的供应商,上至老板,下至员工,都得对一介普通的项目工程师、SQE热情招待,不敢丝毫怠慢。  大规模的供应商,像庐川电子这种上市公司,市值一两百亿的,也得是一个事业群的副总经理这种级别来接待。  而作为普通项目工程师、SQE之上的高级项目经理、高级SQE主管,没得说,都是大爷!  现在,这些大爷亲自过问这个艾玛项目的“黑度”问题,可见华宇上上下下的重视程度,那是前所未有的。  “……肖工,之前我们公司的项目都是你负责的,现在这个艾玛项目也是一直由你在对接,怎么突然换人了,是你这边有想法?”  聊了一会后,刘宇率先问出了这个疑问。  肖墨笑道:“没有,是最近太忙了,在做公司的研发项目申请书,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个案了。”  刘宇一怔,有些不太明白。  赵永峰也听得怔神,不禁疑问道:“研发项目申请?肖工不做项目了吗?”  三人中,只有王刚没有疑问,他在一旁笑着说道:“研发项目书是一个公司的研发实力体现,是靠这些向国家申请研发补助、合理避税的东西,这是企业的政治任务。肖工,庐川电子的研发项目申请书都是你在做吗?”  刘宇和赵永峰这下听懂了,这不就是套补吗?  两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套补”,压根不认为庐川电子是真的在搞研发。  肖墨点了点头:“是,今年开始我负责了。”  “那的确是分身乏术。”  王刚面上笑了笑,心里面却暗暗说道:“应该是别有内情!”  他对“研发项目申请书”这玩意有经验,若是放在一个真正搞研发的企业,的确非常重要,但对于庐川电子这种处于非常成熟行业的百亿级别上市公司来说,“研发项目申请书”不过是套补的工具罢了,写上几百份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所以,肖墨说这个理由来解释,不过是搪塞罢了,显然是不愿意暴露真实原因,那应该是令庐川电子或者肖墨自己难看的原因。  三人并没有在这事上纠结。  刘宇随后便问起了这次约谈的问题:“肖工,以你的经验,你认为黑度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有。”  肖墨笑了笑,回答道:“黑度的核心是底色要黑,最核心的就是材料了。玻璃基板、液晶、氧化铟锡这些材料,对于底色的影响比较轻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底色至关重要的,是偏振光膜片。目前市面上的偏振光膜片,因可靠性、量产性、性价比等考量,基本上是碘系偏振光膜片。碘元素大家都知道,颜色是紫红色的,所以~”  刘宇听得精神一震,连忙问道:“所以要研发一种新的偏正光膜片吗?”  王刚一阵摇头:“这不太现实。”  赵永峰也听出来了问题点,觉得肖墨说的办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他对于肖墨说的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不禁问道:“肖工你的方案是怎么样的?你们赵总说偏振光黑度做得最好的是玉盛公司的材料,是这样吗?”  “研发新的偏正光膜片当然没必要。玉盛公司也的确是目前黑度做得最好的偏振光膜片厂商,但那是以前。现在,我已经有了新的办法,那就是添加一种添加剂,让碘系偏正光膜片的黑度提高。这个办法目前我还在研究当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眉目,这个月内可以完成。”  肖墨说了自己的方案,又笑道:“当然,因为我们公司不生产偏振光膜片,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投入,所以这个方案只是我个人工作之外的设计,和你们聊也只是代表我个人,不代表庐川电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