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八章 视察(1 / 2)

加入书签

“站着说话不腰疼!”  会议室内,作为工控穿戴事业群副总经理的刘滔,此刻听着肖墨在主位上的说话,面上虽然不露丝毫异样的神色,但心里面早已不屑的鄙视了起来。  在他看来,肖墨作为老板,当然可以喊各种口号,逼迫下面的人去干事,反正不是肖墨自己去干事,肖墨哪里知道真正干事的难度和痛苦?  刘滔心想:“我五十多岁了,论年纪可以当你这个小年轻的爸爸了,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你在这里跟我哔哔这些?要不是看你是老板,我早就轰你出去了~”  一个工厂的制程能力,有着上限的,受限于机器设备、技术工人的经验、研发设计人员的设计等等,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  国家电网项目的极其严苛的实验要求,在刘滔看来以庐川电子现有的制程能力是完全达不到的,不管如何研发设计、技术人员如何拼命加班,也是于事无补。除非大换血,从机器设备到人,一律更换。  但那种大换血,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不现实的。  最重要的是,哪怕是大换血,也不是说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目标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  那种设备到了、人员到了,很快就能产出合格产品的事情,只存在于小说中。  主位上,肖墨一边说着话,一边扫视着会议室内的这些高管们。  这些人,最年轻的也是三十五岁以上,比他大了好几岁,更多的是四十五以上,是一个男人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他的识人能力还是很浅的,看不太出来这些老狐狸的反应,但他的感觉告诉他,这些人对于他的话是很不以为然的。  肖墨以己度人,他作为下属时,听着领导们拿大话说出,心里面也是不屑和鄙视居多,认为这些领导们说的基本都是屁话。  但他现在的位置和以前不同了,他现在是老板的位置,观念一下子就变了。  他认为这番大话是要说的,而且这番话其实也不是大话。  他们做产品,的确要想方设法做到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否则怎么体现他们的能力?  一番话说完,肖墨也基本认识了这些高管们,对于庐川电子内部的情况也了解的更多、更深入了一些。  “去各个事业部转转吧,黄总你陪同就可以了,其他人忙自己的去吧~”  肖墨说道,然后就起身出了会议室。  黄建文等人连忙起身跟上。  然后这一天的时间,肖墨就在黄建文的陪同下,视察了庐川电子在庐川县的事业群,包括手机部件制造群、工控穿戴事业群、材料事业群这三个。其它的事业群有些在其它邻近的市县工业园区,一天时间根本不够,还得走几天。  不过,手机部件、工控穿戴、材料这三个事业群是庐川电子的核心资产所在,占了八成份额以上,掌控了这三个事业群,基本上就掌握了庐川电子公司。  肖墨以前就职的是独立出来的项目部,不归属任何一个事业群,和各个事业群都打过交道,所以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对核心资产这块不熟悉  经过黄建文和这些事业群的主管人员的介绍后,肖墨很快就对这一部分也大概有了了解,心里面有了底。  “……手机部件制造部这边,主要是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缺芯缺屏。前些年行情还好的时候,还能够从各大芯片厂商和各大玻璃厂商那里分配到一些资源。但是随着市场行情的下行,芯片厂商这边还好,资源还是不缺的,而且供大于求。主要是玻璃这边,我们一个是拿不到好的玻璃,第二个就是玻璃厂商自己下场和手机厂商合作,卷的不成样子,导致仅有的一些订单也都被玻璃厂商给抢了去……”  “……现阶段,工控车载、安防储能、电网水网等市场我们还能打打差异化,可以继续盈利,未来市场行情也比较乐观,但这一部分如果我们不加大研发投入和设备投入、工艺水平的提升,我们未来也会做得比较艰难……”  “这是我们公司自己的LCD生产线,比较老旧,在行业内都是快要淘汰的线体了,国家电网那项目就是用这些线体做的,所以现在出问题了。不管是摩擦机、光刻机还是其它设备,既不先进,也不稳定,迫切需要更新换代……”  “……是啊老板,不排除那些手机厂商、玻璃厂商全部杀入这个行业,那我们可真没有一点优势了……”  ……  手机部件制造事业群看完,只有一个“惨”字来形容。  工控车载事业群看完,情况稍微好点,但也稀松平常。  唯独材料事业群,还有些让肖墨眼前一亮的,庐川电子除了自己的模切生产线之外,也有自己的涂布生产线,主要生产双面胶和光学薄膜,只是技术能力有限,只能自产自销,而且也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  “老板,这几条生产线太老旧了,生产出来的双面胶和光学薄膜不仅性能较差,远不及市场同行,而且良率也差,所以成本上比外购的要贵很多。加上此前省国资不愿意投入,所以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材料事业群副总经理高启文满脸无奈的说道。  高启文,这名字不错。  肖墨看了他一眼,听着他的说话,很平静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第二天,肖墨和王红兵在黄建文的陪同下,又去了邻近市县工业区的其它事业群视察工作,虽然是走马观花,但也不得不去。  王静没跟去了,她觉得太枯燥了,没意思。  一连五天时间,肖墨和王红兵不是在开车的路上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