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九章 马不停蹄~(1 / 2)

加入书签

改造庐川电子公司的同时,肖墨也不忘“黑科技公司”那边业务的展开。  材料黑化事宜暂且不提,这部分还需要保密,所以还得自己来,肖墨交给了亲爸肖有为去负责。  和菊厂的手机优化这事,被肖墨提升了日程,他准备把这项生意“交付”给庐川电子公司去做,所以就在他针对材料事业群紧锣密鼓行动之时,手机部件制造事业群被他安排了任务,改造出一条菊厂手机优化线体,专门用来对菊厂的手机进行优化。  “什么?菊厂手机优化专线?”  手机部件制造事业群的总经理是汪文,肖墨收购庐川电子之前公司的实际二把手,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整个人都惊了。  他之前听过“黑科技”公司的名头,和菊厂合作,高调的很,但不知道“黑科技”和菊厂合作的内容是什么,还以为是提供什么材料给菊厂。  万万没想到,黑科技提供给菊厂的,竟然是“手机优化”这技术。  优化?  优化什么呢,参数?硬件?软件?  不管是哪一种,汪文都难以想象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太黑了吧!  汪文也终于认识到,难怪肖墨仅凭“黑科技”这刚出炉的小公司就能鲸吞了庐川电子,省国资和庐川县政府还都全部同意了,原因竟然在这。  “汪总,我们事业群看样子要被裁撤掉不少啊~”  他的副手,也是手机部件制造事业群副总经理的李国,知道这事的时候正和汪文在会议室开小会,立即叹了口气道。  汪文摇了摇头:“老板一上台,我就看出来了,他对我们事业群很不待见,大裁员是肯定的,不过应该没那么快动手。要动手的话,也是从我们这些人开始裁起。”  李国犹豫问道:“那这条生产专线?”  汪文看了他一眼,说道:“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李国点了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两人配合多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猜到对方的意思,这是在谈论要不要搞小动作呢。他听出了汪文的意思,没必要。  第二天,开工率不足50%的手机部件制造事业群知道了一个惊喜的消息,他们这边要上菊厂专线了!  一时之间,许多员工都感到惊喜。  一家公司能够和菊厂合作,那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这代表着质量、代表着订单,代表着钱途。  庐川电子以前服务的客户,主要是米家、O珀、V我、亚马逊、西门子、海康威视等等。菊厂虽然也合作,但不是直接和菊厂合作,而是透过方案商展开合作,而且还都是菊厂内部的最低端产品。  所以,在庐川电子手机部件制造事业群,有米家专线,有O珀专线,有V我专线,但没有菊厂专线。  有菊厂专线的,内地类似厂商只有京东方、华星这些大型龙头公司!  一条专线,生产几年不用动,赚的钱如流水一样,平静无波,源源不断,是所有公司都渴望的。  现在,他们公司要开设菊厂专线了,可想而知未来的发展是何等的喜人,他们作为公司员工,也能够享受点好处的。不用担心被裁员了,还可能会有季度奖、年终奖什么的,能不高兴吗?  于是,就在手机部件制造事业群员工以及中层管理期待的情绪中,菊厂专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搭建。  O珀订单大量下滑,全部砍单了?没关系,O珀专线全部拆了,改成菊厂专线。  设备移走的移走,线体改造的改造……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菊厂专线就搭建好了,是一条洁净度达到百级的高标准线体,但却没有什么机器设备,非常的空旷,显得很是奇怪。  “可以,先这样吧,员工的培训要跟上,随时准备接收菊厂的订单~”  肖墨得到消息后,现场考察了一番,做足了“准备”工作,然后就离开了。  这事他交给了老丈人王红兵去盯着,他自己则和材料事业群的副总经理高启文、以及公司新任法务负责人罗彬一起出差去了苏省一家材料公司考察。  这家材料公司名字叫做“南亚新材”,籍籍无名,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这种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  肖墨也是通过高启文的介绍才知道,南亚新材就是生产光学材料用基材的厂商,同时也是生产液晶定向薄膜的厂商,一直和庐川电子有合作关系。  “热烈欢迎庐川电子公司领导莅临我司检查工作~”  红幅的打出,显示着南亚新材对于肖墨一行人这次到访的重视。  南亚新材的老板袁鹏飞甚至亲自在厂门口迎接他们,一脸的热情。  “袁总,我们这次主要是来学习的~”  肖墨客套了一句,然后就在袁鹏飞的引领下走进了南亚新材的生产车间参观起来。  光学材料基材的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化工原料,生产中常见的树脂就是这玩意。当然,常见的树脂和工业用的树脂虽然是同一种东西,但其性能差别那是天差地远,这其中包括化学元素比例的不同、加工工艺的不同等原因。  一进去,哪怕是戴着口罩,肖墨都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而旁边的袁鹏飞还在介绍说这是经过了无害处理过的。  “化工行业真的是毒啊~”  肖墨暗暗感叹了一句,不过也没说啥,只是时不时的点头表示对袁鹏飞介绍的认同,同时悄然打开了属性加点系统。  在他手上,他带着进口自小日子的基材原材。  没错,他的打算和做国家电网项目一样,也是拿到好的产品来比对分析,从而设计最优的改造方案,最后自己生产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