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三章 材料界的波澜~(1 / 2)

加入书签

小日子,三菱材料公司。  三菱是一家很强大的公司,包括机械、材料、甚至军工。  当然,军工这玩意被它爹给阉割了,是做不到年产几十万辆坦克的。  但是,在机械、材料领域,三菱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机械领域,到现在为止,那些数控机床、注塑机等等,都是从三菱进口的;在材料领域,光学材料基材之外,那些PC塑料、光学塑料的原料,也都是进口自三菱。国内在这些领域都有公司在做,也做得不错,但比起三菱来那是小巫见大巫。  光学材料的基材,这是三菱的一大拳头产品。  宝岛辉和,是他们在光学材料领域的一大客户。  当宝岛辉和将下个月的订单减半下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立即意识到了异常。打听一下,他们知道了一个恐怖的事实,辉和找到了比他们家产品更优异的产品!  这怎么可能?  几十年来,辉和一直是在和他们公司合作,从未变过,市面上也没有出现过能够媲美他们家产品的,更遑论更优异的,怎么现在突然出现了?  满腹不解的“纳尼”之后,三菱材料负责人立即质问业务部负责人:“你们是怎么搜集情报的?为什么客户的订单减少了,我们才知道出现了比三菱材料更优异的竞品?”  业务部负责人觉得自己很冤,但上下尊卑严格的文化让他无法自我辩驳,于是一个劲的低头鞠躬道歉:“嗨咦,是我的问题,我立即去调查清楚!”  小日子的情报工作还是非常厉害的,不过一天时间,哪怕远隔数千里之遥,他们还是调查到了大致的情况。  “光智材料公司?”  “黑科技公司入股了?”  “纳尼,竟然是对菊厂授权信号提升技术的黑科技公司?”  三菱材料负责人彻底震惊了。  这些情况,并不是什么秘密,新闻报道到处都是,根本瞒不过有心人的调查。他只是震惊于为什么一家搞信号技术的公司突然会去搞材料?  然后,当他看到黑科技公司还收购了庐川电子公司,庐川电子公司本身就有光学材料生产制造的业务时,他想通了:“看来这庐川电子公司还是很有实力的,潜心研究十几年,现在终于研究出来新型基材……”  研究中华文化很深的他,是知道中国人很讲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文化的。  在他看来,庐川电子潜心研究十几年,现在拿出成果,才符合实际,才符合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不过,想通归想通,但这个事情非常严峻,他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阻止这一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立即拿到对方的产品来~”  三菱材料负责人下达了命令。  他想着先拿到对方产品分析,看看对方是不是侵犯了它们的专利。  他没有想过对方是不是研发出了新型的技术,因为不太现实,不太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在如今的科学规律之下,三菱材料和它的盟友们基本垄断了光学材料基材各个方向上的专利,任何新的产品,或多或少都侵犯了他们的专利。  随后几天,三菱材料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中国内地一些光学材料厂商取消部分订单的通知函、或者削减订单的交付计划等等。  三菱材料负责人面对这种情况有些焦急,但还是按耐住了。  直到拿到光智材料的基材材料三天后,研发部门的负责人急冲冲的找到他后,他终于变了脸色。  研发部门负责人一脸难以置信的汇报道:“……社长,据我们分析,这种材料是用的以前的早已过期的就专利,他们把工艺制程做到了极高的地步,所以才达到了现在的优异性能……”  “纳尼?”  三菱材料负责人再次国粹出口,原本坐着的身体“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脸上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淡定从容。  他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从工艺制程入手,拿着旧的专利技术就做到了比他们新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要性能优越的地步,简直匪夷所思。  没来由的,他感到一阵心慌慌。  随后,他就下达了命令:“立即启程去光智材料,不,去黑科技公司,我要亲自找他们谈!”  另一边,苏省,南亚新材公司。  这段时间,南亚新材一如既往的稳定营业,既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也没有大幅度的业绩下滑,只能说一句平平无奇。  自从拒绝黑科技公司的收购后,南亚新材很快就忘记了这档子事。  该合作的还是得合作,其它的就没什么了。  但这一天,有关光智材料出货量猛增、大规模蚕食三菱材料的市场的消息还是如一阵狂风一样吹进了南亚新材公司,吹得南亚新材公司躁动不安了起来。  “艹!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南亚新材的老板袁鹏飞自然第一时间被这阵狂风吹到了,吹得头都晕晕的。  光智材料当时被黑科技公司收购,他就知道,但他不以为意,并不认为黑科技公司能给光智材料带去什么技术和发展。  现在?  玛德,这踏马也太离谱了!  袁鹏飞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做屏、做手机技术的,竟然真的会搞材料研发?这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袁鹏飞后悔不已:“要是早知道会这样,当时就应该……”  叹了口气,他没继续想下去了,再想下去他会后悔到场子都青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考虑公司下一步该怎么走。  “光智推出的材料性能又好,价格又低,现在看是在抢三菱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