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小世界(1 / 2)

加入书签

当我再次回到实验楼已经是劳动节假期刚刚结束的时候了,那个假期我也没出去玩,和往常一样一直在看论文。  正常上课后的一天去理科楼上选修课的我路过了超净间外的走廊,见到艾碧水正在里面聚精会神地制作我们实验要用的样品。  她全身上下都被洁白无瑕的超净工作服覆盖着,只有眼睛能透过鹅黄色的灯光隐隐约约地看见。  这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对我来说非常有辨识度,鹅黄色的灯光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离心机里面的样品。  其实按照规定本科生是不太可能进入超净间的,不过如果是她的话……倒也没那么奇怪。看来她已经设计好用来模拟大脑的样品了。我站在双层玻璃外面盯着各种仪器出神了许久,直到里面那个女生转过身来发现了我,微微一歪头跟我挥了挥手。  过了几天她就约我见面了,只不过地点是在理科楼的地下室门口。  “啊你终于来了,来咱们一起搬一下这个。”  眼前的女生盘着头发,穿着宽松的圆领细条纹衬衫和瘦腿牛仔裤。  这身打扮和她身上的气味混在一起,让我感受到夏天真的来了。  我们推开厚重的防火门走了进去,我看见她她走向一半版人高的不锈钢杜瓦罐,罐子旁边摆着着各种粗细不一的金属软管。  “这是我刚刚跟系里申请的一罐液氮,用来降温的。”她取下挂在墙边的白大褂套在身上,一边麻利地戴上绝热手套和护目镜一边说,“你就弄到这个车上吧,咱俩一起把它搞到实验室去。”  话音刚落她就从角落里变出来一个带脚刹的两轮手推车,我刚刚根本没注意到它的存在。我和她一样穿戴整齐,按照操作流程把罐子转移到底盘上,接着用绳子牢牢固定。  按照安全守则的规定液氮必须两个人一起才能转运到其他地方。  “跟你说哈,我之前偷偷打过半暖壶用剩下的液氮回宿舍,想试着做一下冰淇淋,还挺成功的呢。不过这事你别和别人说……”  这违反了我能想到的所有和冷液体有关的安全规定。  但是她和我分享秘密还是很让人快乐的,虽然似乎大家都很喜欢和我分享秘密。不过我们在真正做实验的时候还是很严格的,毕竟上百万的仪器可不会跟你闹着玩的。  “我们要做的实验会产生很多热吗……我记得铁磁性的样品应该属于是导体吧,还是说液氮是为了提供低温条件?”  导体承受不了太多电压,也就不会产生多少热。  “对的,这种材料本身虽然是导体,但是计算显示经过特殊刻蚀之后它的等效电阻会非常大,所以激活它需要的电压也会很大……复杂系统就是个吃能量的怪兽。”  人脑也是一样,质量占人体的2%,代谢负荷却占了20%。有研究说这是因为神经信号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的转移产生了惊人的消耗。  我们聊了一小会到达了3楼的实验室。艾碧水在满地零碎中收拾出来一块干净的地方布置好了冷却罐。  这个满满当当的小房间和之前一样乱,似乎还加了些新的东西。我注意到了桌子上摆着厚厚的一包光盘,这年头还有人看光盘吗,连DVD播放器都不多见了吧。  “那个是咱们的导师给寇师兄小孩的,他说好像是……什么兄弟的光碟?可能他之前做完实验忘了带回去了吧。”  他说的应该是《海尔兄弟》吧……哎,这个也算是我的童年了。”  艾碧水转过头来有点奇怪地看着我,好像我们不是一个年代的人一样。  “这样吗,那它讲的什么故事啊,能拍出来这么一大摞。”她说着走到了盒子旁边,拿起了一个光碟摘下了护目镜仔细打量着,我也顺势地着跟过去了。  “这是很古老的一个科普动画,故事的梗概就是智慧老人创造出的两个人造人,它们和人类一起战胜各种各样的灾难。”  “你是说人类创造出的智慧生物吗……感觉是个经典的科幻题材嘛。不过人造人为什么要帮助人类啊,因为设定上说它们要遵守机器人三定律?”  “呃,这个……只是部儿童向科普动画吧,大概不需要这么严谨吧。”  其实很多著名的硬科幻也不需要太严谨的。但是喜欢质疑他人甚至自己的严谨性这点,是物理系学生的职业病。  “知识是战胜灾难的法宝……”当时的我就记得这一句台词了。  。。。  我从童年的回忆中缓过神来的时候,艾碧水已经回到显微镜前了。  “哎呀,时间也不早了,给你介绍一下我做的这个器件吧。”她调节着显微镜的倍数,屏幕上的画面渐渐缩小,直到能看到整个刻蚀出来的样品。  和一般的刻在大电极中心的长条形样品不同,眼前的器件更像是“巧克力豆曲奇”一样的形状,稀疏的背景中点缀着一个个团块。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团块内部节点之间通过细线搭起了密密麻麻的微型桥梁。  “人脑的神经元网络并不是像机器学习里面假设的那样是整齐排列的网格,而是有着局部中心点的不规则图案,这些作为中心点的神经团上包含的连接数量远远大于弥漫在整个脑中的其他细胞。”  这种模型上课的时候老师顺便提了一下,但是没细讲,我在回忆中痛苦地搜索着他的只言片语。  “你吃过皮蛋瘦肉粥吧,你们那里应该也有吧。”  “这个大概……全国都有吧。”虽然好像它的起源地是广东。  “你不觉得这种结构和皮蛋瘦肉粥有点像吗,大部分地方是稀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