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环春色(1 / 2)

加入书签

郊外芳景如屏,艳杏烧林,路旁人影往来熙熙,仿佛危亡不复存在。  她背靠柳树,安逸地编织花环,不甚留意朦胧的稍远处有一对静女吉士。  若在从前,她定不安心二人独处,总要时不时介入,找准机会拉走师父。  改变之大,并非她性情宽容平和,也不纯属真诚发自内心的善良,更多是有些心灰意冷而已。  无论如何皆会再入轮回,迷茫丧气,懊悔不甘,她已无心气去挣扎什么。  心底充斥一个念头:放弃吧,放弃吧,总归以失败告终。  既然打算随波逐流,那么自然不爱干涉王妹未来,两国的联姻结盟,照常进行。王妹一走,一切恢复原样,生活也会轻松起来,何必与一个永远不会重逢的人置气呢。  最多交代几句,暗示邻国老王不可靠,再蘸夫婿命比纸薄。至于王孙,那个男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善良,是有条件的。  她耐心等待新的开始,隐隐惆怅不已,甚至感觉奇怪。  此番貌似毫无非凡举动,变故何来?  记忆里,王妹出嫁前,同她说的话屈指可数,更从未向她提过任何请求呀。  真有点意外。  不过郊游是桩小事,微不足道。  师父爱护有加,欣然应允去散心的愿望。如此,他们三人结伴,以及携带几名巫庙侍卫,悄悄乔装出行。  她又破天荒地舍得了师父半日,借口休息,却推他们去寻些芳草供自己玩。  不知不觉已结成两环,一环薜荔绕缃桃,一环水松缀野樱,她正思索换种花草编法,蓦地,手上多了一只灰兔。  她没接,只往那人身后瞥。  那些巫庙侍卫隔得较远,皆肃立静默,日常安逸惯了,便没了多虑警惕之心,瞧见没有危险又是熟人,竟未采取任何动作。  师父倒在犹豫,但见她微笑示意,也就坦然处理,暂且也不着急往回赶。毕竟,这里毗邻王族射猎禁地,国人自由行走时都不敢过于放肆,以免招来郊尹、虞人问罪。  简而言之,此地安全,不怕乱来。  “不喜欢?”  男子把灰兔随意一丢,又变出一只黄雀。可怜的小雀儿不知遭受了怎样的非人折磨,圆鼓鼓的眼睛一动不动,汗毛竖立,呆愣愣地不敢扑腾。  她作势要接过黄雀儿,男子已咧嘴笑道:“黄羽纯洁,拔了烤着吃,香。”  短短几字,意思多多。羽毛艳丽,可拔了作修饰物;肉干美味,可宰了作食物尝。小小黄雀儿,命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她刚一瞪,又记起男子身世,忙把眸光淡扫别处去。她举止类淑女,转眄流精,本意掩藏自己方才的小恼怒。  不知怎么的,乖孙子都弱冠了,还欢笑得像个稚子,盯着她,高兴道:“此环可愿送吾?”他懒散坐下,伟岸挺拔的身姿挡住了她的视野。  也好,眼不尽心不烦。  河岸处的那两道人影啊,如此的气度高雅,如此的款款大方,难免招惹她不由反复反思自己是何等的形卑影怯。  酸涩之余,自然而然地泛起对自己更深的厌恶与失望。  她摇摇头。  眼前的王孙,笑得并不怎么友好,“吾看中何物,何物就该归吾。”说毕,已扯来一环水松,喜滋滋地戴到头上。  他的发髻本有些松松垮垮,姿态粗鲁之下,扯得乌发间插了好几朵朱红色的碎花,仿佛美人堆云慵梳头。若是个柔曼女子,或者风流俊杰倒也罢了,可惜宠柳娇花,终究错付给了一位不懂风情的壮士。一切显得古怪,既煞春色又显滑稽。  “一个傻子。”默默腹诽道。  而不待她止住笑意,只觉头一沉,余光所见,树下的那环薜荔花也没了踪影。  “妙哉,妙哉!”  耳畔听到了王孙的爽朗笑声。  不知己美的无邪,是噬心勾魂的利刃。  她不爱照镜,每每自残形愧,觉得除了脸庞白润之外别无长处。哪里料想此刻的自己眉目天然,颊红平添几许妩媚风采,任是无情也动人。  “公子平夏,何故来此?”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隔着王孙公子城墙般的身躯,风中依然飘来师父温润的气息。  她微笑,缓缓起身,手中还握着一束鹤草。无所事事惯了,素来没心没肺,哪怕一环又一环的编结,实则什么都不考虑,想如何就如何,无意识着做些无用功。究竟为谁而作,最后赠予谁,她未曾思量分毫。  与其说是随性,不如说是浑浑噩噩。  其实更多时候,她无须刻意忏悔,哀痛早成为一种习惯,几乎成为一种本能,一遍遍批判自己的不足。  内心的挣扎,外现为一种柔弱。内心的波澜,穿透肌肤后仅化作一抹苍白,宛若蝉翼之薄,挂在行尸走肉上,掩耳盗铃般地伪装出寻常模样。  “公子椒序,何不继续与王姬谈笑风生?”  “吾乃大司命。”  不理会王孙语气微妙,师父目光关切,先问她哪有不适。  “姝子可好?”  她习惯了不报忧,假装无事发生,摇摇头,任由花环掉落。  但见王妹拾起那束薜荔,狡黠而古怪的念头一起,她指着王孙扯谎,手指比划,无言地控诉“其人嚣张,赔吾花环”之类的玩笑话。  意料之中,众人晏然自若,都不在意,只觉得有趣而已。  她垂首,搂紧师父的手臂,委屈地微鼓腮帮子。  “罢了,罢了,没什么~”  没什么好计较。  她依旧保持得体的微笑。  王妹稍稍靠近了些,作势要挽她手臂时,难得她没有躲避。以往,她还会紧接着装出无辜姿态,睁大眼睛,默默辩解,掩饰自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