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周晓英(1 / 2)

加入书签

回到家时,已经五点多,周晓英直奔厨房去了,她打算做完饭后,再好好问他发生了什么。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人都还没踏进厨房,就给李多鱼拉了回来。  “你肚子这么大,又站着上了一天课,今晚我来煮饭。”  “才三个月,又没多大影响。”  “都说了,你坐着,我来。”  ......  前世,李多鱼整天就想着赚大钱,可偏偏运气一直很差,不停拖累着家人。  当年从牢里被放出来后,不愿意赚小钱的他,又走上了歪门邪道,有句话叫“狗改不了吃屎”,说的正是他这种人。  他向地下钱庄借了好几万高利贷,跟着当地的蛇头偷渡到岛国去打黑工。  80年代的岛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出租车的起步价一万日元,是当时国内普通工薪阶层的四个月工资。  吃的都是神户牛肉,龙虾用来打牙祭,人人都会打高尔夫球,有些岛国媒体甚至鼓吹,东京的地价足够买下整个美丽国。  而在当时,村里但凡有人成功“上岸”岛国的,家里人不单要放鞭炮庆祝,甚至还要请剧班子到祠堂里唱一场戏。  那时,李多鱼同样怀揣着暴富梦想来到了岛国,本以为不用两年时间,就能还清高利贷,随后赚的锅满盆满,然后回家起大厝,买大车。  没想才刚踏上岛国,就被蛇头卖给了一家黑工厂,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连最低的生活保障都是问题。  好不容易从黑厂逃出来,又赶上了岛国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开始大衰退。  由于打黑工,再加上语言不通,李多鱼见到条子就跑,白天都在厨房里刷碗,晚上挤在破房子里睡觉。  每天就跟逃犯一样,战战兢兢活着。  四十来岁,头发熬白了一半。  回到家乡后,却发现错过了国内的发展的黄金时机,这些年在岛国辛苦攒的钱,撑死也就买的起市区的一套房而已。  而让李多鱼最难以释怀的是,在他打黑工的这些年,没能送老父亲最后一程。  而这些年老婆独自带娃,还高利贷,落下了一身毛病,在他回来后,不到两年时间,就离开了人世。  可以这样说,人生的选择题。  李多鱼几乎都选错了。  83年9月17日后的每一天,李多鱼都在悔恨中度过。  如今有机会让他重来,他真的不想再让家里人经历这样的苦难,他只想脚踏实地的赚钱和生活。  ......  周晓英见李多鱼无事献殷勤,还下起厨房,哪里还坐的住,心中早已掀起波涛巨浪。  李多鱼是什么样的人,她清楚的很,对她越好,证明事越大,难不成这次比打架斗殴还要严重?  还是说,走货把钱都赔光了?  周晓英思想斗争了番,随后从厨房米缸下面掏出了一个小铁盒来。  “这里面有两百,你先拿去用。”  正在炒菜的李多鱼,被老婆突如其来的话给整懵了,在看清她手里那个印着“光荣下乡”的小铁盒后。  瞬间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小铁盒是周晓英父母留给她的,也是她唯一的嫁妆,不到关键时刻,她是不会去动这笔钱的。  自打分家后,除了这半套房子和家具外,他压根就没分到啥钱,生活全靠她教书那点工资。  连走货用的第一笔资金,也是用周晓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工资。  回想起以前的种种,李多鱼发现自己真是个大傻叉,放着个这么贴心,好看的老婆不疼,整天就知道在外面鬼混。  情绪起来时,李多鱼情不自禁将这个傻女人紧紧抱在怀里。  抱紧她的时候,李多鱼发现她身上没有多少肉,嘎嘎瘦。  周晓英则被李多鱼这一抱给吓了一跳,赶忙推开李多鱼,她终于明白李多鱼今天为啥有点反常了。  “门还开着。”  “我才怀孕没多久,娘说,不能来那......”  话都没说完,周晓英如同受到惊吓的兔子,满脸潮红从厨房逃走了。  李多鱼那个郁闷啊。  我又没想那个,你怕啥啊,可当他往下看时,把自己也给整无语了。  “唉......”  83年的伙食相当普通,对海边人来说,有个好处,那就是海鲜不会少,但大多都是咸鱼、海蛎干。  而他打黑工那会,他洗了快十年的碗,后面又做了五年的厨师,做点小菜还是很轻松的。  周晓英从房间里出来,脸颊还伴有一抹红晕,她看到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直接满脸问号。  “这些全都是你炒的,你什么时候会炒菜了?”  “就这么不信任我。”  周晓英自然不信,李多鱼会做饭菜,比他们班倒数第一名拿了一百分还要让她惊讶,就怕他把糖当成了盐巴。  周晓英小心翼翼夹了一块海蛎干放进嘴里,没想味道非常好,可她却皱起了眉头。  李多鱼问道:“不好吃吗?”  周晓英摇头说道:“好吃。”  “好吃,干嘛还苦着一张脸。”  周晓英拿出那个装猪油的搪瓷盆:“半个月的猪油,被你一顿就糟蹋光了,我还能笑吗?”  李多鱼这才意识到,这时候岛上用的都是猪油,需要油票才能买,且还定量供应,平常只有节日和拜拜才舍得多放点。  夫妻两人将一桌饭菜全部吃掉,结果因为吃的太撑太油,周晓英居然害喜了,吞下去的饭菜又全给吐出来了。  把她给气的!  而在岛国洗了十多年碗的李多鱼,吃完饭后,很自然就刷起了锅碗来。  “哎呦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小叔啥时候变得这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