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二章 贷两万吧(1 / 2)

加入书签

“二嫂人呢?”  “最近出海捕鱼的人多了,她最近都忙着补网,可能要晚点回来。”  “那要不要先跟我们一起吃饭。”  李耀国看了眼厨房里忙活的阿娘,他也很想跟大家一起吃饭。  可自打上次跟他们一起吃饭喝酒后,朱秀华就开始变相折磨他,几个晚上下来,全给她服务了,自己没爽到不说,还累的要死。  “你们吃吧,我给你嫂子简单弄个面,不然肯定又得唠叨。”  “那好吧。”  李浩然闻到香味后,早就已经跑进厨房端坐好:“阿爹,不用做我的,我跟阿公阿嬷他们一起吃。”  李多鱼回到厨房后,发现今晚饭菜挺丰盛的,周晓英虽表现的很平淡,可她准备的饭菜明显比以前要好很多。  这口是心非的女人。  有香煎巴浪鱼,这道菜他最喜欢吃了,在所有海鱼里,唯独这道菜他是吃不腻的。  看着那煎的焦香的巴浪鱼。  李多鱼就觉得非常有食欲。  还有青蒜炒海蛎干。  老妈从滩涂上采的海瓜子。  这两道菜算是他们家的老演员了,一年四季从不缺席。  一大盘映菜,船上这些天都没怎么吃菜,看到那绿油油的映菜后,李多鱼咽了咽口水。  最后是丝瓜蛏子汤。  这汤不单鲜甜,且非常解暑。  大家都坐下后,看着满桌子的菜,大家都没着急动筷子。  陈慧英问道:“多鱼,没叫你二哥一起来嘛?”  “他得给二嫂做饭。”  陈慧英叹了口气:“算了,咱们先吃吧。”  60瓦的白炽灯下,一家人吃着晚饭,房间虽然很小很简陋,可却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到了晚上后。  在海上漂泊了六天六夜的李多鱼,早早就躺床上睡了。  他发现几天不见老婆。  她的肚子,好像又大了点。  且最近脸色好看很多。  看起来没那么累了。  李多鱼随口问道:“你们学校,新老师来了没有。”  周晓英点点头。  “来了,外地调了两个代课女老师。”  “那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再过两个月,肚子再大点,干脆请产假吧。”  周晓英皱着眉头:“估计不行,这两个代课老师是县里来的,可能不会待太久。”  李多鱼也没有强求她,对于教书这件事,周晓英很认真也很执着,也算是桃李满天下。  记得当年她出山的时候,不少她曾教过的学生,都穿着白衣服亲自过来送她最后一程。  等她备完课后。  见周晓英肚子越来越大,李多鱼也不敢怎么惹她,最多就是帮她检查一下身体,看看哪个地方又长肉肉了。  可都还没开始检查。  周晓英猛地把他的手拍掉,认真地说道:“等等,你别乱动。”  “怎么了?”李多鱼一脸懵逼。  “他又踢我了我。”周晓英掀开被子,撩起衣服:“你要不要靠着听一下,他这两天可坏了,老在踢我。”  李多鱼看着圆滚滚的肚皮,才刚靠近一听,隔着肚皮都能听到这小子用了踢了下。  “这么有力气,说不定是个男的。”周晓英惊喜道。  李多鱼叹气了声,他可以百分百保证是个男的。  前世,这孩子打小就跟着他娘一起吃苦,从小就吃不饱,也穿不好,不过也算努力,考上了好大学,吃上了铁饭碗,最终也在榕城安了家。  可就是运气不好,娶了个爱抱怨的老婆,明明已经不愁住不愁吃,却整天跟人比来比去,活的有点累。  李多鱼拍了拍肚皮,对他说道:“听话一点,以后给你吃好穿好,长大后,给你找个听话漂亮的媳妇。”  “你说什么话啊。”  李多鱼一脸认真说着:“我在跟儿子说,以后找老婆,一定要找像他娘这么漂亮和贤惠的。”  周晓英脸微微红:“你不要乱讲。”  ......  第二天,大清早。  李多鱼就准备好了材料,户口本,还有那份报纸和协议。  就跟阿爹和二哥,一起坐客船出岛了,再坐客车到尚峰镇。  在客车上。  二哥看着车流量有些少的马路,不禁向司机问道:“师傅,最近镇上怎么了,感觉车没以前多了,以前我来办事,还经常堵车呢。”  师傅感慨了声说道:“最近这段时间,镇上天天开大会,火车站那边也天天查,那些来进货的都有点怕,人少了很多,恐怕好日子没多久了。”  李多鱼则盯着马路看了好一会儿,发现那些有印单位的东风货车,明显少了很多,看来应该是收到消息了,现在还在跑的,都是些个体户和集体的。  下了客车后。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一处门口停了很多自行车、甚至有一辆桑塔纳的地方。  今年年初,尚峰刚刚“撤社换镇”,把所有单位包括派出所、计生办、农综办、信用社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  所以要办事情很简单。  直接跑镇政府来就可以了。  在李耀国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一栋单独的两层小楼,上面挂着“尚峰镇信用社”的牌匾。  进楼后,发现信用社只有一个窗口和一位女工作人员,且用铁栅栏和玻璃隔开,只留一个递交材料的小孔。  有不少人正排着队办理贷款业务。  有个办理贷款中年人跟女工作人员争得面红耳赤。  “同志,你好好跟我说说,凭什么我就不能办理贷款,我们村那个老王,跟我一样的出身,为什么他就可以贷款买船啊。”  女工作人员一脸不耐烦:  “人家有渔业公司的介绍信,还有造船厂的预购协议,你有啥......两手空空就想来办贷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