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4年(1 / 2)

加入书签

八四年这一年是鼠年,年初的雪下的很大,极其冷的冬天,这一年叶建坤爷爷在年初走了,不像奶奶走的时候留足了道别的时间,爷爷走的很快,猝不及防没有给叶建坤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来不及道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乡下的老人们都说这是有福气,因为不拖累儿孙没有受罪般的疾病碾压脆弱的身体,这是一个人走的时候最好的体面。那一辈人就是这样,一生都在默默付出连离开都在想不拖累,可是儿女们难免心里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痛在深夜刺痛叶建坤的心。

母亲一个人生活在乡下的老房子里,叶建坤和秀珍都觉得她太孤寂,可是母亲就是不愿意到城里和叶建坤们生活,她说:“乡下闹热,出门就有人和你扯家常,而且你父亲在这里,他距离我近就不孤单。”他们也只能随了母亲的愿。

这一年2月,美国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实验,这是人类第一次踏入太空。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件事,虽然很多的人们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只要谈论这件事就显得自己很有知识文化一样,至少在关心国际,关心地球以外的事情。

叶建坤家里也不例外,谈论最凶的就是文化最低的叶鑫和叶芳,每天摆出一副高知的样子讨论外太空的一切,地球以外的的知识给了他们俩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每天看他们谈论的津津有味博学多才的样子属实滑稽,秀珍但凡中间插了一句嘴马上就迎来一顿科普,弄的秀珍一阵云里雾里。

六月叶建坤家老大就要奔赴考场迎战高考,这一段时间秀珍都在家好吃好喝的供养叶希,每顿他的饭菜都和这三个小的不一样,每顿饭后还有三个核桃,秀珍说她在报纸上看了核桃补脑。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叶希都是吃的悠哉三个小的则端着碗以翻白眼的方式咽下碗里的饭。他们不羡慕高考,只羡慕高考前的饭。这一段时间家里变得安静了很多,因为秀珍规定谁都不允许大声说话,更不允许叶鑫和叶芳在家里打闹,因为大哥要高考了。叶鑫每天都怨声载道的在出门的时候说一句“这可恶的高考。”像基督教徒每天念叨的“阿门”一样准时准点。

叶建坤在高考前和叶希深度的聊了一下,作为父亲想在孩子高考前给他一些鼓励。叶建坤问考试准备的咋样了,叶希说:“就那样,顺其自然,即使准备的不好现在临时抱佛脚也是来不及的。”

叶建坤说:“我以前要考试前,你爷爷也会和我谈谈帮我摆正心态,你没见过你爷爷,那是一位博学又严肃的人,是我这辈子最崇拜的人。我想秉承爷爷的传统在考试前和你谈谈心。高考的时候不要紧张,凭我对你的了解你完全没有问题,你以前没有选择师范而是选择高中去考大学,我就知道你是个有目标的孩子。

叶希说:”你放心吧,我心里有底,也有目标。”

叶建坤和叶希平日里的交流并不多,欲近还远。叶希有什么事都喜欢和母亲说,喜欢和母亲交流学校的事与物。叶希比较喜欢历史,平日里喜欢读历史书,家里的正史野史翻了个边,没事就喜欢抱着书啃。

成绩下来的那天,叶建坤不在家出去出差了。叶希的成绩不错考上了川大的政史系,录取通知书送来的时候全家高兴的下了顿馆子。叶希其实在叶建坤的孩子里不算聪明,他性格比较实诚言语不多,他平日就是属于特别听老师话的学生,老师说这道题怎样解就怎样解,如果学不会那就三遍四遍的抄,这种学生最得老师喜欢,他们家祖辈都是读得了书的自然是有读书的基因,学习成绩自是不错,考上川大叶建坤和秀珍觉得意料之中。

叶建坤的好朋友和同事们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这个年代大学生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值得人人面前炫耀一番。叶建坤同事们的孩子大多数在中学过后都选择了师范和中专早点出来工作包分配也早点端到铁饭碗,少有人能继续读高中参加高考考大学的。虽说都是学校老师的孩子按理都很重视教育,但是奈何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太多也就随了大流各自发展了。

叶建坤家脑子最聪明的要属老三叶鑫,这个小子是属于头脑特别灵光的,根本不需要在学习上下什么功夫就能轻轻松松考满分,别人用十分力他只需要用三分就能名列前茅。老二和老四与老大差不多,在读书上都是老老实实,叶芳调皮但是学习成绩很一般,小时候经常打针吃药缺课去医治腿所以留两个级现在还在二年纪徘徊。

秀珍其实最操心老三,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现在觉得学习轻松不愿意付出努力觉得自己聪明,但是高年级以后只凭聪明的脑子根本不行,还得付出努力,加倍的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叶建坤说:“也不知怎么的,我们家所有人都性格温和,可是老三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秀珍说:“他就是羊窝里养出的骆驼,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开学季,建坤和秀珍带上了儿女们还有母亲一起去省城陪叶希报名,坐着绿皮火车的一家人兴奋不已。叶建坤母亲煮了一袋子的鸡蛋,带了路上的干粮,即节约钱又能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