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六章 两难的境地(3 / 4)

加入书签

取得胜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而已高堂州城这幅严防死守的姿态,大明拿着人命去填,不断的去消耗,即便是赢了,又要浪费多少生命,消耗多少宝贵的时间。

但是与黄得功来说,他又不能这般轻易的撤回去。

被人家笑话倒是小事,关键是自己背负着军令,以及战略态势朝着极其不利的方向变化。

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以朱大典的品行,绝对会议军法的名义杀了自己。

说到底,朱大典是正统的文官,别看平日里对待武官很大方,赏赐不断,可真的触怒了其底线,他是绝对要杀人的。

到时候又有谁能救助自己呢?

当然,仗打成这个样子,高唐州城就大摇大摆的摆在眼前,他也没有办法使出大明的传统手艺,虚报胜利。

于是乎,吃了大败仗的黄得功,只能硬着头皮给后方中军大营的朱大典发公文,坦诚的说明了他这边儿的情况,并希望这位多谋善断的统帅,能给予一定的指示。

仗打到这个份上,黄得功已经看的非常清楚了,这仗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应付的来的。

一味的硬来,只会消耗兵力,甚至于让自己死在战场上。

还不如实话实说,禀明情况,让主帅明白自己的处境,甚至于给自己提供一些帮助。

毕竟自己以及手下的兵马死绝了,对于朱大典没有任何好处。

而等到夜幕降临之时,朱大典的公文果然也被送过来。

“并无新的军令,也无新的指示,让我按照计划行事?”黄得功一脸的匪夷所思,他甚至觉得朱大典莫非是得了失心疯,才做出这等愚蠢的决断,“大人的意思,让我继续攻城,不在乎队伍的损失吗?”

“父帅应该是这个意思。”亲自传达公文的朱万化进入黄得功大营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深知黄得功爆裂脾性的他,很清楚黄得功遭此大败,损失惨重,正是心里窝火的时候,若是自己所言那句话说的不对,惹恼了他,保不齐会横死当场,而他此行也是带着目的来的,眼神一直往那些受伤的兵员身上观瞧,显然是得了朱大典的叮嘱,嘴里小心翼翼的说道:“父帅只是说了这般话,并无其他指示了。”

黄得功彻底无言以对。

当然对于朱万化的谨慎他也没多说什么。

倒是朱万化小瞧了黄得功,虽然连连吃败仗,心里甚是窝火,黄得功更多的是从国家大局考虑,从自身寻找失败的原因,如何会怪罪一个孩子。

至于朱大典,他更是不敢有任何怨言。

一是身份天差地别,他一个武夫如何敢跟一地巡抚作对,二来大家都有自己的考虑,朱大典这般不考虑自己,肯定有他的打算,这是上位者对于时局的把握。

而黄得功也没有心思跟朱万化多言,只是客气了几句,便安排人送客。

朱万化又看了几眼黄得功大营的形势,心中自然嫌弃了滔天巨浪。

毕竟在心高气傲的朱万化看来,黄得功是大明眼下,少有的猛将。

甚至于曹文诏、左良玉这等人物,都比不过他的悍不畏死。

可如今从黄得功到底层的将士,都带着一股很明显的颓靡之气,俨然是战争已经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了。

见黄得功在思索军事,他便也奉承了几句,倒了些辛苦,便离开了中军大帐,与营中几个想熟悉的军官,套了些话,便连夜回朱大典的中军大营去了。

当夜,高唐州城再次鼓声大作,即便是黄得功尽量控制局势,勉力手下诸将,昨日已经是伪乾的极限,不会大规模偷营,只需严加防范即可,可手下将士也一个个风声鹤唳,吓得心惊肉跳。

主要是大乾的偷营,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是其将士,手里拿着手榴弹,在黑夜之中,寻找到机会,就往大营里偷偷的扔上一些,旋即便消失不见。

黑夜之中,将士们看不清楚,又心中畏惧,自然损失惨重。

待次日清晨,黄得功整顿兵马时,见将士们一个个顶着黑眼圈,即便是喝了草药,暂时解决了中毒问题,但是将士们也无精打采,战力削减的厉害。

而彼时,黄得功还要无奈的继续攻城,他虽然心生退意,但是朱大典的军令他是万万不敢违背的。

然而待黄得功复行高唐州下,再次眺望眼前这座小城时,看到上面飘扬的军旗,而小山之上,也已经军械齐全,军心大盛,至于自己的营寨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残肉,则铺满战场之上。

黄得功内心的无力感,瞬间又涌上心头,甚至于不仅仅是无力,素来心高气傲的他,对于眼前这座小城,产生了无边的恐惧感。

原来,他昨夜以为,那一场大战过后,伪乾一方肯定是毫无余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