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乾开海(3 / 4)

加入书签

诚。

等待这些死活不肯投诚的官员,不外乎是监押甚至是直接斩首了。

而对于眼前这些投诚的中低级官员,吴子霖却是按照大大乾王朝的老规矩,先是恐吓一番,然后又是激励了一番,最后是随便安排了他们些许职务,让他们用心办差,不要胡思乱想之类的。

安抚投诚官员自然是最简单的事,反正这些投诚官员们也没啥大用,管理苏州吴子霖可是用不着他们。

进入苏州城之前,吴子霖就已经是在吏部的安排下,组织了一整个苏州府知府衙门,乃至下属各县的行政班子了。

也就是说,虽然之前苏州城还没有拿下,但是吴子霖却已经是当了足足两个月的苏州知府了,如今不过是带着他的行政班子移驻苏州城而已。

行政事务好解决,不过后续的诸多事却是让吴子霖有些头痛。

进城的时候,大王楚行也还在城内,并召见了吴子霖,听取了吴子霖关于今后治理苏州的方案,并且也是提出了若干要求。

啥要求?

很简单,就是要让吴子霖尽快的恢复乃至发展苏州的农业以及商贸,为大大乾王朝提供大量的粮食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丰富的税收。

毕竟这年头的南直隶地区,其实还是一个传统并且相当富饶的粮食生产区,粮食的产量并不会比梧州和桂林少,甚至更多。

而苏州还是商贸重镇!

当时的吴子霖脑子一发热,就是对着楚行夸下了海口,说是今年苏州府肯定会为国库提供至少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国库税收,明年翻倍达到三百万两!

其实当时他刚把话说出口呢就是后悔了,今年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明年三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个天大的任务啊。

虽然说大大乾王朝治下的老区那边都已经定下了好上百万两银子的税收任务,苏州更加富有,按照道理来说税收应该更多的才对。

但是如今苏州府刚经过激烈的战事,恢复民生以及商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且现在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剩下的时间收取足够的银子,这可能性不大。

至于明年翻倍,就更加困难了。

虽然说大大乾王朝早已经确定下来,拿下苏州后就大力发展海贸,但是发展海贸也是需要时间的,此外这大乾海军实力渣渣,如今的沿海都还在人家明军水师的掌控之下呢,能有多少人大着胆子来苏州进行贸易啊?

但是后悔归后悔,既然都胯.下了海口,这明明知道很难办到,但也是必须得硬着头皮干啊!

所以他一边是让税务部门的同僚们进行高效而积极的征税,另外一方面也是准备着召见城内的士绅大户们,商讨工商一事。

就苏州这地方,单单靠农业税可是无法完成一年三百万两银子的税收,必须依靠工商业,尤其是必须依靠海贸。

而海贸这玩意,又不是大大乾王朝官方能够自行组织的,得靠海商们。

吴子霖打算组织这些大户们重开海贸,而且还是大规模的海贸,重新打通苏州到南洋各地的航线。

这海贸如果搞得好,一次中等规模船队的利润就得有二十余万利润呢,然后还有海关税收这一项的进补,这两项加起来,比收农业税赚多了。

不过当他见到了那些士绅大户们,却是相当失望,因为这些士绅大户们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也是当场表示对大大乾王朝的各项新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表示赞同等等。

但是对于吴子霖所说什么发展工商业,合作海贸等却是兴趣缺乏。

吴子霖也是知道他们顾忌什么,一方面是工商业这东西说起来容易,但是想要发展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至于海贸更难了。

你当人家明军水师是假的,现在明军水师已经是把珠江口给堵住了,你们伪乾自己组织商船队想要进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且谁知道大乾能够在苏州城待多久,万一几个月以后朝廷官军又杀回了苏州,他们这些主动和伪乾贼军合作的大户们,岂不是要遭到朝廷的清算。

所以他们打算很简单,既然伪乾贼军占领了苏州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该交税就交税,哪怕是伪乾贼军要什么捐献也认了。

但是其他什么事就不掺和了,大家伙都是家大业大的,他们还是打算先看看风头,尽可能的避免和伪乾贼军进行直接接触。

说白了,他们就是想要明哲保身!

你们伪乾贼军爱干啥就干啥,反正我们是不掺和了。

这事搞的本来打算大干一场的,直接以官府的身份插手海贸,甚至是组织商船队的吴子霖相当失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