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2章 死灰复燃(3 / 4)

加入书签

成整编,第七步兵师也组建完毕后,第二兵团就将会拥有三个步兵师以及两个混成团、三个重炮营的庞大实力。

固然其中的第六步兵师将会进入福建,后续无法参与江西、南直隶这边的战事,但是也还会有两个步兵师、两混成团参与作战,如此勉强也足够了。

相对于第二兵团这边的情况比较好,第一兵团的情况则是要略微差一些,因为秋冬攻势结束长沙战役后,第一兵团是把大量的装备以及部分兵员直接抽调出来,补充给了第二兵团,让第二兵团提前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继续战斗,所以第二兵团的兵员和装备都是严重缺乏。

不客气的说,结束了长沙战役之后,其实第二兵团已经是丧失了主要的战斗力。

而后续的几个月时间里,又因为救民军陆军的战略重心是放在江西北部的第二兵团那边,所以第一兵团的补充也是比较少,到现在为止,连第一步兵师都还缺乏装备呢。

这种情况,也是让李大虎深感不安,现在的第二兵团可以说是从去年到现在,最为虚弱的时候了,想要渡江夺取汉阳是不用指望了,即便是防守都是比较吃力。

但是李大虎对此也是没有办法,身为救民军陆军中将,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现在大乾救民军陆军的战略重心在那里,毫无疑问,那就是南直隶乃至整个江南地区。

而湖广这边,在拿下长沙、武昌后,大乾王朝基本上已经是放弃了在这个方向发动大规模攻势,整体战略将会转攻为守。

现在对于大乾王朝来说,没有什么比拿下江南更加重要了!

这样不仅仅会提高大乾王朝自身的实力,获得大量人口和良田所带来的兵员、赋税,更加能够斩断明王朝的根基。

李大虎虽然不在中枢,但是也是猜测到了大都督府那边的打算!

七月中旬,楚行下王命成立第三兵团,辖第一混成团、第九混成团、第六步兵师这三支部队,而兵团长则是程副业救民军陆军中将。

他在第二次秋冬攻势里战功卓越,作为第一兵团的前锋部队统帅,率领前锋部队为全歼衡阳明军立下巨大功劳,随后又是指挥部队在湖南西北部作战,重创了该地的督标、练军两万余人,把张岳所部的兵力彻底赶出了长江以南地区。

此人在秋冬攻势后,因为战功卓越,加上资历够老,所以被晋升为救民军陆军中将,然后被调回了扬州,虽然有那么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担任实际职务,但是此人却是三天两头进攻,被楚行所接见。

所以没有任何人认为他是大权旁落,或者是功高震主之类的,而是都知道,此人要被重用了。

果然,楚行下旨设立第三兵团后,程副业救民军陆军中将就是以绝对的优势出任该兵团的首任兵团长。

而成立第三兵团,临近福建的各部部队频繁换防调动,由此也是可以看得出来,大乾王朝对福建的攻势已经是即将发动了。

这种情况,身在福州的孙传庭感觉的更加深刻!

在大明王朝,如今风头最强劲的并不是那些内阁大佬们,也不是以太子太保的头衔兼任南京兵部尚书的何腾蛟,而是六省督师,太子少保马士英。

而马士英之所以这么牛逼,自然不是他官大,毕竟他充其量也是一个封疆大臣而已,而在明王朝的官制里头,进入内阁的才是真正的大佬。

马士英之所以风头强劲,甚至让崇祯皇帝都是得多番忍让,对马士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是因为他麾下的军队!

作为第一个效仿伪乾贼军建立新军,同时也是做的最成功的一个人,马士英麾下的督标在巅峰时期拥有六万余人,而这,还不是他麾下所有的军队。

实际上他麾下的军队除了督标还有各地练军,然后还有被他赶去当工人,当农民的地方卫所兵。

即便是在南昌、衡阳、长沙等上一次秋冬战役里的诸多战事损失惨重,但是当时的马士英依旧还抱有大量的部队。

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马士英又是动用各种手段从四川、湖广各地征兵,招募了大量的士兵补充他的督标以及练军,并重建了之前在衡阳、长沙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的督标前军、右军,并补充了受到重创的督标后军。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马士英的督标在兵力上,实际上已经是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总兵力大约五万人左右,不过新兵数量众多,枪炮也是严重不足,毕竟马士英的督标实际上和大乾救民军陆军一样,新兵好补充,但是枪炮却是比较难补充的。

除了把督标恢复到五万人以外,马士英也是把各地的练军进行了重新的整合,统一编为湖广练军,效仿督标下设前后左右中一共五军,而练军的人数也不少,足足有四万余人。

这总兵力将近十万人,不过这十万人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