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6章 不怕仿造(3 / 4)

加入书签

> 尤其是在乾元六年的今天,大规模水利建设告一段落,随着洪泽湖大堤这个标志性的水利工程彻底完工,也是代表着,持续了足足数年的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也是告一段落了,后续虽然每年还会有水利设施的建设工程,但是却是不会和前几年一样,每年都是砸上超过千万元的资金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了。

过去五年内,大乾在水利方面,累计投入了大约五千万元的资金,而这个五千万,说的还是中央财政的支出,而地方财政在水利设施方面的支出,还没有算上去呢,如果把地方上的投入也算上去的话,恐怕这个数字要超过亿元。

这种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哪怕是数遍过往数千年,都是从来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而庞大的投入的也是带来了丰厚的成果!

通过巨大的投入,大乾王朝把黄河、淮河、长江这三大比较容易发生洪涝的水系进行了初步的治理,在容易发生洪涝的地方,修建了更加坚固的防洪大堤,按照工部方面的报告就是,目前上述三大水系的大部分工程,已经是可以做到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了。

尤其是洪泽湖大堤,更是可以做到防御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一遇的洪水。

并且通过在上游地区设置蓄水区,必要时候,会对特定的河段进行爆破,让洪水注入提前准备好的防洪区,以调节中上游往下游的流量,能够更加有效的抵抗大规模的洪水。

除了这些大工程外,实际上更多的还是那些看似补不起眼的小工程,因为大乾王朝的水利设施建设,是遍布全国的,不管是那边的广东琼州府,还是说北边的辽东,又或者是西边的西北区域,都是有相关的水利建设。

比如所西北的甘肃省以及陕西两省,其水利建设,自然不是说什么防洪,而是抗旱,通过修建渠道引水、打井取水等方式,解决部分地方缺水少水的问题。

哪怕是在风调雨顺的地区,也是进行了水利建设,通过开挖渠道灌溉农田,把下等田变成中等田,中等田变成上等田。

这一系列的水利建设,投入巨大,但是收获同样也是巨大,大乾最近几年的天气,其实算不上什么风调雨顺,但是却是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洪涝、旱灾等情况,这就是因为新修建的水利设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大乾王朝的水利设施,算得上是一种典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程了,而如今,大乾王朝又是把这种建设经验用在了铁路建设以及马路建设里。

为此,在乾元六年入秋后的第一场内阁会议里,大王楚行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交通建设’这个口号,大王指示内阁各方面,要把交通建设作为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并说要想富,先修路!

大王楚行都是亲自喊出了交通建设的口号,大学士赛八仙正式奏请,新规划并建设若干铁路主干线。

目前大乾王朝规划并动工的铁路主干线,主要是三条,第一条是江南铁路,这个江南铁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九江到宁波,途径主要城市是九江、当涂、金陵、镇江、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第二部分则是金陵城到杭州、途经广德州、湖州。

第二条是北方铁路,从金陵城到幽州,途径的主要城市有金陵、凤阳、徐州、开封、彰德、河间、天津、幽州。

第三条则是西北铁路,从开封到嘉峪关,途径的主要城市有河南府、西安府、西宁府、凉州、肃州、最后抵达嘉峪关。

上述就是目前大乾正在建设的三大铁路主干线,前面的两条基本都是出于国防和经济的双重考虑,而第三条,纯粹是处于国防考虑。

同样纯粹处于国防考虑的铁路线,其实还有东北铁路以及草原铁路。

东北铁路,就是天津往东北,经过唐山(目前这一段已经提前完工并运营。)途径辽西锦州、辽东沈阳,然后继续北上抵达进入东北省,最后一路杀到黑龙江。

这是为了保证大乾在东北区域的移民开发以及军事布防而预计建设的,不过目前除了天津到唐山段外,其他的铁路基本都还处于规划当中,短期内是不会进入施工阶段的。

河套支线则是从幽州出发,途径宣府后进入丰州、然后继续西行,抵达大乾王朝在河套地区北段,刚好位于黄河北岸的黑山城。

这个黑山城,位于东胜城西边大约一百五十公里,黄河的北岸,其是大乾王朝在河套地区最新修筑的新城市,同时也是大乾陆军用来控卫河套地区安全的战略城池。

自从蒙古人西撤之后,大乾王朝迅速接受了蒙古人留下来的大片草原,并在部分重要战略地带修筑城池、堡垒,并设立新的州府。

比如说前明时代的大宁、开平、全平等地也是被收复后,大乾在此地设立开平府,并修筑开平城。收复泰平地区后,设立泰平府,修筑泰平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