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柿花巷(2 / 2)

加入书签

,到底为何流连此地。

“那就小坐片刻吧,劳烦姑娘带路。”阿喜想了想还是决定留下。

“看公子是雅致之人,想来应喜爱诗画吧?当如何称呼?”粉衫女子有些道行,说话间就把人琢磨透了。

“叫我无柳就好,在下曾经学过山水画,粗浅而已。”阿喜故意压低了声音,觉得这女子果真厉害。

“公子可别瞒我,不然这一身墨香又从何而来?”女子笑得娇俏,故意不点破。

“学艺不精,只是寻些乐子罢了。”阿喜额前已有些虚汗。不过三两回合,已经有些招架不住。

“公子不枉来拂雪阁一趟,里头的客人都爱吟诗作画。孟大人得空就会来这儿坐坐,你瞧,那间屋子就是他绘美人图的地方呢。”粉衫女子声音娇软,指着回廊尽头那间屋子。

“孟大人?”阿喜问道。

“喔,忘了公子初来锦城,可曾听过酒仙孟之齐的名号?”粉衫女子领着二人落座一雅间。

“听过一二,那美人图如今可在阁中?不知是否能一观?”今日来这算是无意,但阿喜确实想一睹美人图真迹。

“唔,真是不巧,今早刚被人借了,喏,就隔壁雅间的客人,也许得等上一会儿了。公子点茶。”粉衫女子拿了桌上的册子,递给阿喜。

“一壶普洱即可。”

阿喜想了想又说道:“不知姑娘方才说的乐子是何?”

“拂雪阁通晓诗画的姑娘不在少数,也常有志趣相投的客人,相邀吟诗作画的,更有相谈甚欢者,成了知交。我瞧隔壁客人也擅书画,过会儿我给公子引见。公子稍坐片刻,茶饮马上就来。”粉衫女子说道。

阿喜点头。粉衫女子一离开,阿喜就忍不住站起来环顾四周。雅间四处挂着水墨画,桌案上备着笔墨纸砚,走了一圈并未发现床榻之类的。屋内除了萦绕着与进门时相同的幽香之外,透出清雅的格调,看来确实不是寻欢之地。

“慕苍,方才我好像听见顾经年的声音了。”

“嗯,难怪公子要留下。”

“但不知他来此地……”

话没说完,隔壁嬉笑的声音传来,门被推开,声音尤为刺耳。

“哟,玉娘好生娇俏,像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似的。顾郎真是妙笔生花呀!”是粉衫女子的声音。

“是玉娘生的好,我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冉姑娘怎么来了?”男子答道。

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传来,阿喜觉得应该去会会。

“慕苍,我们过去瞧瞧。”

“公子,茶该到了……”慕苍欲拦着,阿喜已经踏出房门。

阿喜走到门口,定住。那与美人描眉之人不是顾经年是谁?

顾经年没认出戴着帷帽的阿喜,眼尖的粉衫女子瞧见了,笑说道:“瞧,正要引见,无柳公子却先来了。”

停下笔,顾经年偏头,觉得门前的人身形有些熟悉,但冉意称他无柳,便不敢确定,只问道:“这位是?”

“拂雪阁素来以诗画会友,无柳公子也是道中人,又与顾郎一样,都擅长山水画,想着也许你们投契,便来瞧瞧,顾郎这头结束了没?”粉衫女子介绍道。

“我这就好了,公子稍等我一会儿。”顾经年在玉娘眉心轻点了几下,就显出一朵红梅。

“方才点了壶普洱茶,请顾公子与我一同品尝。”帷帽下的人说道。

过了片刻,顾经年收笔。起身时,已不见戴着帷帽的人。

“冉姑娘可瞧见无柳公子去哪儿了?”顾经年问站在门口的冉意。

“就在隔壁雅间,无柳公子在屋里等你,茶已经上了,你们慢聊。”冉意指了指隔壁。

也许方才画得太投入,都没发觉人离开了。但此人的气质身形,实在熟悉。顾经年心里忐忑,帷帽下分明是男子,怎么可能是她?

有些不安地踏进隔壁雅间,只见那“无柳”侧身坐在桌前品茶。屋内有些昏暗,看不清帷帽下的脸。

顾经年关了门,转身站在门口问:“听说无柳公子也擅长山水画?”

“顾经年,你当真认不出我?”

品茶之人放下茶杯,摘了帷帽,脸色有些难看。

“你……”顾经年心跳有些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