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流民秦山水(2 / 5)

加入书签

,前方还有粥棚。

过了渭河,就有人来安置你们,今后你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流民们被震慑住,哪怕饥肠辘辘,都认真的排着队。

秦山水看到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他非常的着急。

心中不断祈祷,这些粥千万别被吃光。

他发现自己闻到了食物的香味,这才放心下来。

很快轮到秦山水,他看到大锅之中,都是米糠和野菜煮成的湖湖。

施粥的人,舀了一碗米糠湖湖,倒进旁边的竹筒里,把竹筒递给他。

每一个人,都给一竹筒。

秦山水接过竹筒,像这些人连连道谢。

他把竹筒递给女儿和妻子。

他们离开队伍,坐在地上,吃米糠湖湖。

他把竹筒里面的米糠湖湖,倒进嘴中。

这简直太香了,温度还刚刚好,一点都不烫嘴。

“当家的,我感觉自己力气恢复许多,剩下的路我能走。”

秦山水知道,自己婆娘只是饿的走不动,吃一点东西就能自己走。

他们顺着道路走,每隔十多里路,就有一个粥棚。

前两个粥棚,是米康湖湖,后面的粥棚,都是半干半稀的米饭。

他们已经走过最后一个粥棚,施粥的人告诉他,前面不远就是渭河。

天已经渐渐黑下来,流民们准备找一个地方休息。

没有被褥,连草席都没有。

直接就躺地上睡觉。

现在是大夏天,晚上也不冷。

秦山水发现石头搭建的水渠,里边有水

他给竹筒舀满了水,一家三口喝个痛快。

“爹,这是什么石头,竟然能有这么长,它们是怎么拼接,我怎么看不到石头缝。”

“不清楚,应该是当地特产的石头。”

秦山水白天跟着队伍一起走,他就走过一座架在大河上的木桥。

河的两边,还有很多军队巡逻。

走过木桥,他发现这里有一排桌子。

桌子后面,做着一个拿着小木棍的人。

他用小木棍在纸上写着东西。

秦山水跟着大部队来到桌旁。

他琢磨,这些人是要写卖身契。

只要他们一家人能在一起,有人能给他们一口吃的,给谁当佃户都是当。

“姓名?哪的人?家里几口人?”

秦山水立刻回答道:“秦山水,陕北绥德。

家里就活了三口人,我还有婆娘和女儿。”

秦山水看到,这人写的字,它和以前看到的字不一样。

这个人写完,就递给他一块木牌子。

“你们被分配到益门乡农场,拿着这个牌子去找益门乡农场村长。”

秦山水看着这个和他女儿巴掌差不多大的木牌,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符号。

他拿着木牌,跟着大部队向前走。

直到有人检查他手中的木牌。

“益门乡农场,最右边戴红帽子的胖子,你就去他们那里,千万别走错了。”

秦山水听从这个人的指示,带着妻子和女儿,走到戴红帽子胖子身边。

这里有人在接待他们,一男一女一共两个人。

他们和这里的人一样,都穿着统一的土黄色衣服。

秦山水觉得穿他们穿的是麻衣,又感觉不像,更像是染色的棉衣。

亚麻做出来的衣服,不会这么细腻。

“我是益门乡农场村长王言虎,旁边是我老婆。

今后就由我带着你们,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等人齐之后,我们就出发。

来到我们这里,苏统领一定会让大家,人人都有饭吃。

你们也不用着急,晚上会一起开饭。”

秦云拽着他母亲胳膊,高兴的说道:“娘,今后我们不用饿肚子,每天都有饭吃。”

秦山水看到不断有人,来到他们这个队伍。

这个队伍大概聚集五百多流民,很多流民他都不认识。

这应该是把一队的流民都打散,分配到不同地方。

中午刚过时候,流民已经达到五百多人,这是他们农场需要安置流民的人数。

王言虎去和管理沟通,获准他们离开。

王言虎对着流民,高声的说道:“我们起程回家,到地方就有饭吃。”

流民跟着王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