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称王大典(3 / 5)

加入书签

商议,选择三件礼物,献给秦王殿下。”

宋康年照着礼单念道:“建昌知县武弘义,献上甘蔗良种一千斤,甜菜良种一千斤。

制糖法专利三十项。”

有点发福的中年人,捧着一个盒子走过来。

他是武弘义的三叔武渊麦,代表汉阳武家和湖广一些士绅,趁着这个机会接触苏河。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秦王下一步扩张目标就是湖广。

大明官军能挡住,他们这些士绅还能照常过日子。

大明官军挡不住,他们这些士绅就要找一找后路。

看之前的战力,大明官军能挡住的可能不大。

武弘义当官的消息传到武家,立刻在武家引起轰动。

建昌县比汉阳府都大很多,一个没有功名的人,能直接成为一名知县。

这让武家很多人都心动,他们都觉得自己不会比武弘义差。

武家又主要以粮食白糖贸易为主,暗中贩卖私盐。

哪怕土地全部被没收,他们家族也能活得很好。

在不能拥有土地的情况下,家族的人有机会当官,也是不错选择。

武渊麦就在这种情况下,代表武家和湖广一些士绅,来汉中试探苏河的态度。

湖广那里的士绅,一共分为两派。

与汉中有接触的一派,认为苏河等黄衣贼还是能交流。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应该断臂求生,把家里的田地和犯错的人交出去。

另一派认为黄衣贼不可理喻,他们极度仇视士绅,应该全力支持大明朝廷,挡住黄衣贼的扩张。

武渊麦经过这次接触,他就完全放心,秦王殿下没有选择斩尽杀绝。

还给他们留一条生路,就是这条生路太窄了一些,很多士绅都过不去。

还好他们武家提前作出选择,已经登上这艘大船。

宋康年看着武渊麦有些愣神儿。

献礼环节无法进行,称王大典就不圆满。

他临机应变,再次大声说道:“请建昌知县武弘义的代表献礼。”

武渊麦这才被惊醒,立刻把手中的盒子,献给苏河。

苏河接过这个盒子,武家想要投靠,他丝毫不意外。

这种士绅就属芦苇,风吹两头倒,哪边强就倒向哪边。

他更关注盒子里的甘蔗种子和甜菜种子,这些都是能制糖的作物。

甘蔗只能在南方生长,含糖量非常高。

甜菜可以在北方种植,它的含糖量没有甘蔗高,但远超其他作物。

宋康年看到苏河收完礼物,武渊麦退下之后。

他继续念道:“科学院院士,洪飞鱼子爵,献玻璃器具一套。”

洪飞鱼小心翼翼端着玻璃器具。

他配置出效果很好的水泥配方,从一众工匠中脱颖而出。

成为科学院院士,获封子爵。

本以为要单身一辈子,因为获得爵位。

他还娶了一个妻子,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妾,生了两儿一女。

他感觉人生非常圆满,从秦王殿下手中接过研究玻璃的重任。

经过数千次的尝试,他带领团队,终于烧制出干净透明的玻璃。

苏河看着盒子里的一排玻璃器具,他感慨万分。

水泥早就烧制出来,现在终于把玻璃烧制出来了。

玻璃烧制出来,制作镜子卖钱,这只是不太重要的用途。

玻璃最大的用途,它可以作为绝大多数化学试剂的容器,能让化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玻璃制作温度计、显微镜、温室大棚。

有了这三个东西,农业育种就成为现实,种子也不再只靠碰运气。

建好温室大棚和显微镜,化学工业又提升上去。

苏河也见到红薯和土豆脱毒的希望。

一旦弄出这两个高产作物,加上杂交玉米,华夏大地就不会再挨饿。

宋康年看到洪飞鱼退下。

前两个东西,他不太明白秦王殿下选择的原因。

第三个东西,任何人都不会错过。

“马乾坤,献乾坤液一份。”

马乾坤用玻璃装着硫酸铜和熟石灰的混合液。

他这几天已经用到玻璃,这种东西用来搞化工,真是天作之合。

最厉害的硫酸和硝酸,都没有办法溶解玻璃。

他端着乾坤液,故意走慢一些,让其他人对这种天蓝色液体印象深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