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4章 封禅泰山?可笑!(3 / 4)

加入书签

西至巴尔喀什湖,东至东倭总督府。

华夏大地的版图,扩大何止一倍。

陛下的功绩远超秦皇汉武。

现在四夷臣服,各位王爷又坐镇海外。

当年秦皇汉武封禅泰山,这个佳话流传千古。

臣建议陛下封禅泰山,禀告上天陛下的功绩。”

魏时鸣和李志升听到贺知声开口,他们脸色微变,观察着皇帝苏河的表情。

魏时鸣还想要阻拦,最终却没有出声。

从古至今,只有六位皇帝封禅泰山。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及其皇后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之后,无人封禅泰山,这可是有原因。

皇帝苏河听到封禅泰山,他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封禅泰山在汉朝之前,对于一名皇帝来说,那是极为荣耀的时刻。

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这种千古一帝,才有资格封禅泰山,被万民传颂。

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没有封禅泰山,反倒是唐高宗和唐玄宗封禅泰山。

封禅泰山的地位,就急剧降低。

等到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之后,封禅泰山这件事,就只剩下劳民伤财,不会增长一丝威望,反倒会被人嘲笑。

皇帝苏河气愤的说道:“封禅泰山?可笑!

朕怎能与宋真宗,这种懦弱的皇帝为伍。

封禅泰山,朕不去,今后谁都不准再提。”

皇帝苏河语气严厉,让官员们知道,皇帝苏河真的生气了。

官员们也回想宋真宗赵恒的操作,在这位皇帝封禅泰山之后。

封禅泰山大典地位一落千丈,很多皇帝都羞于他为伍。

大明没有一位皇帝,前往泰山封禅,就可见宋真宗赵恒的影响。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他在位期间没有太大功绩。

流传后世的功绩,那就是澶渊之盟。

当时,面对辽军的大举入侵,宋真宗赵恒在寇准的力主下,御驾亲征,挫败了辽军。

宋军取得优势,却听从辽国的请求,两国罢兵。

宋朝逼着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

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宋朝赚了大便宜。

但澶渊之盟内容,宋朝根本不像胜利者,而像战败方,年年给予辽国岁币。

宋真宗赵恒为了挽回颜面,封禅泰山,直接把这个重大仪式搞臭。

内阁大臣李志升看到皇帝苏河脸色不悦。

他立刻起身建议道:“陛下可以祭拜黄帝陵,向祖先祷告陛下带领大华完成的功绩。

陛下的功绩,不输秦皇汉武。”

皇帝苏河听到这个安排,他脸上恢复了几分笑容,朝堂上还是明白人居多。

前往黄帝陵祭拜黄帝,这也符合大华现在推崇的崇拜祖先文化思想。

首相魏时鸣建议道:“臣建议陛下前往巴蜀。

铁路已经正式通向巴蜀,巴蜀将会成为国内第四大工业基地。

最新工业基地的建造,全部采用最新的技术。

陛下了解现在国内工业成果,巴蜀是比较好的观察窗口。”

皇帝苏河又听几位官员的建议,他满意的说道:“朕很快会把随行的官员名单和路线通报给内阁。”

御前会议结束,苏河吩咐太监把全国地图搬过来。

他根据刚刚官员的建议,规划着自己的路线图。

苏河没有时间前往全国所有地方,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选出六个主要停留的地方,通过这些地方,观察大华的发展情况。

第一站是济南府,观看黄河大堤的成果,山东粮食种植的情况。

第二站是松江府,观察江南的发展,同时参加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开工仪式。

第三站是开封府,见证黄河新河道启用。

第四站是蓉城府,视察巴蜀工业基地,观察西南地区的枢纽。

第五站是延安府,祭拜黄帝陵。

第六站是张家口府,了解内地与蒙古的商贸情况。

苏河看着自己规划的路线,这个路线途经大华主要核心省份,能了解国内各地的情况。

他决定具体路线之后,立刻派人把相关路线发给内阁和大都督府。

由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