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3章 电力发展(3 / 4)

加入书签

业。

冯况巡抚询问道:“陛下,工业区中有十几个厂子,我们前往哪一个工厂。”

皇帝苏河看了看这些工厂的规模。

他吩咐道:“按照规模的大小参观。”

皇帝特别交代麒麟卫指挥使秦山水。

不用封锁全部厂区,影响工厂的运转。

只需要控制他前往的生产车间。

布政使周文华陪同秦山水先行一步。

皇帝一行人只能考察较为安全的生产车间。

有一定危险性的生产车间,不能让皇帝进入。

皇帝在四川出事,他们根本无法承担这个后果。

周文华很快返回,他在前方引路道:“陛下,这是蓉城冶金工厂,电力工业区最大的工厂。

他们采用最新的电解技术冶炼金属,消耗了七成以上的电量。”

皇帝苏河听到电解这个词,他感到有些意外。

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他走进蓉城冶金工厂,没有进入到生产车间,那里有一定的危险性。

他们前往成品仓库,看到蓉城冶金工厂的产品。

这里堆放着已经被机器拉成丝的铜线和铝线。

工部尚书金银花在一旁介绍道:“陛下,咱们国内比较缺乏铜。

经过电解技术生产的铜,杂质基本没有。

它用在精密的电力机器上。

铜的价格高昂,基本等于钱。

哪怕是小额纸币出现,也没有办法取代铜币。

百姓对于纸币的接受度,远不如铜币。

制造电线比较好的两种材料,就是银和铜。

它们的价格都极为高昂,科学家一直想要找一种材料替代。

经过皇家科学院的努力,真的找到这种材料,它就是铝。

但在初期,这种材料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铝土矿储量非常大,价格也很便宜。

但铝的生产需要极为复杂的技术,只能用化学方法生产少量铝粉,产量也非常低。

铝的成品非常稀少,价格堪比黄金。

铝的发热要比铜和银高,这种材料不是最优的选择。

皇家科学院和华夏大学,在实验电的各种用法时,发现了电解现象。

电通到盐溶液中,就能获得各种物质,在金属盐溶液中,很容易获得金属。

华夏大学学生秦书在做电解实验时,准备电解食盐水,因为操作错误。

他把电极插到正被冰晶石高温溶解的氧化铝融盐中。

意外发生了,大量的铝从溶盐中析出。

华夏大学极为重视这个现象,经过反复的验证,找到了铝的低成本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电量。

铝线因为价格便宜,已经取代铜线,成为电线的主要材料。”

皇帝苏河听着金银花介绍铝线的由来。

铝的发现与生产工艺,皇帝苏河没有掺和。

铝的发现,证明现在的科学家,他们沿着皇帝苏河建立的科学体系,已经能独立自主创造新东西。

他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提供各种技术,会不会揠苗助长,压制科学家创造新的事物。

从这件事上已经证明,这套科学体系,已经能自主运转。

皇帝苏河继续参观,他了解这座工厂的情况。

电解必须用直流电,科学家通过巧妙设计发电机的整流子,让它输出直流电,专供这座工厂。

皇帝苏河对蓉城冶金工厂比较满意。

他们走出工厂,前往其他的工厂。

冯况巡抚说道:“陛下,蓉城冶金公厂,主要是利用电力生产。

我们接下来观看的工厂,他们主要是生产各种电器。”

首相魏时鸣建议道:“陛下,微臣认为我们就没有必要一一参观这些工厂。

冯巡抚让工厂给我们展示这些电器。”

皇帝苏河同意首相魏时鸣的建议。

他们来到展厅之中,观看现在生产的各种电器。

皇帝苏河还在猜测,在电力发展的初期,会有什么样的电器能被发明出来?

最吸引人眼光的电器就是电风扇。

插上电后高速运转,电动机的声音极小,不会产生噪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