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1章 请立储君(下)(2 / 4)

加入书签

帝苏河让税务局,通过电报网络,完善关税征收的流程和验证工作。

大朝会既定的事项讨论完。

皇帝苏河询问道:“各位爱卿,今日是否有事进行朝议。”

参加大朝会的官员,提出一件事,大朝会继续进行,无事就会下朝。

一般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或是某位官员想要弹劾政敌,都会在这个时期进行。

皇帝苏河的话声刚落,皇极殿前的院落中,文武百官出现了几息沉默。

周方志公公准备站出来,宣布大朝会结束。

户部员外郎孟文成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他站出来躬身行礼,双手捧着他的奏疏说道:“臣启禀陛下,坊间流传郑王王仲策写给陛下的信。

郑王在信中明说,陛下应该立储以安民心。

秦二世而亡,何也?秦二世胡亥无能,储君不正,亡国之道。”

皇帝苏河知道大量文官在暗中串联,想要拥立储君。

有的大臣是想立拥立之功,让自己的家族得利。

有的大臣是想通过储君影响大华帝国未来国策,让自己的学派得利。

皇帝苏河都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这么莽撞。

直接以秦二世而亡作为突破口。

暗示不立储君,大华帝国要二世而亡。

首相魏时鸣听到孟文成的话,他忍不住站出来,怒斥道:“放肆,秦二世而亡,非胡亥之罪。

秦王实亡于商鞅的耕战法,秦灭六国,严刑峻法有利于统一天下。

秦统一天下,严刑峻法连老秦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六国之人。

秦国的军功贵族已经绑架国家,只有始皇帝才能打破这个利益集团。

哪怕是汉武唐宗成为秦二世,也没办法救秦国。

六国和秦国,都是亡于内。

杜牧的《阿房宫赋》所言,臣因为很精确。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首相魏时鸣语调激昂,念诵着《阿房宫赋》的结尾。

内阁大臣李志升,看到首相魏时鸣站出来阻拦,还想要转移话题。

今天群臣想要讨论立储,首相魏时鸣却把话题引到秦亡原因。

他知道自己再不站出来,其他人的心气就无法维持。

按照以往的情况,都是派系的小弟进行冲锋,他这个大老在形势明朗时一锤定音。

现在他只能发起冲锋。

李志升从魏时鸣后方的队伍中站出来。

他向皇帝苏河鞠躬行礼之后,面向首相魏时鸣。

“首相大人,我有不同的意见。

孟文成说法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是肺腑之言。

储君之位空悬,会引发朝臣心思动荡,不利于朝政的稳固。

储君之位空悬,会导皇子滋生野心,很可能导致皇家骨肉相残。

自古以来,因为皇位不正常更迭,导致王朝由盛转衰的例子,屡见不鲜。”

内阁大臣李志升,再一次向皇帝苏河鞠躬。

他悲愤的说道:“陛下,请原谅老臣无礼。

历朝历代选择儒家,就是儒家能稳定王朝的传承。

嫡长子继承制,从大明皇位传承来看,他也非常稳固。

臣斗胆请求陛下,大华帝国储君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立皇子苏蜀为太子,以安朝臣和百姓的心。”

李志升说完直接一躬到底,大朝会上的形势,与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没有想到,首相魏时鸣会站出来阻拦。

这导致他们循序递进的计划,完全无法施展。

李志升说完,工部尚书金银花,户部左侍郎马冯杩等官员。

他们立刻站出来,向皇帝苏河躬身行礼,异口同声说道:“臣请陛下确立储君嫡长子继承制,立苏蜀为太子,稳固国本,以安民心。”

………………………………

皇极殿外,偷听大朝会内容的老太监,他们在纸上写上相应内容,立刻让人小跑着返回后宫报信。

负责值班守卫的麒麟卫士兵。

他们看着这些老太监的动作,都没有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