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2章 百家争鸣大会(二)(2 / 4)

加入书签

微调整。

“我叫王胜,来自儒家大同学派。

我们学派不主张三纲五常、天人感应这种糟粕的思想。

我们学派坚决拥护皇帝陛下,坚决维护皇帝对帝国的统治。”

李志升听着王胜的表现,他脸上浮现出笑容。

王胜素有急智,其他人紧跟着李思源上场,很可能会自乱阵脚。

王胜上场之后,立刻就把最核心的东西抛出来。

他们必须拥护皇帝,才能得到皇帝的重用。

这一点最为重要,是所有思想的地基,一旦失去整个思想都是空中楼阁。

“我们儒家大同学派,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实现天下大同。

书本中描绘的天下大同,是我们学派的最终目的。

我们这几代人的使命,就是实现初步的天下大同。

百姓能填饱肚子,不因为饥饿寒冷而死。

老人、残疾人、孩子都能得到抚养,不会横死在街头。”

李志升听着王胜的演讲,他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儒家大同学派,只是对外包了一个儒家的壳。

用着儒家的名声,为他们的行为背书。

这是李志升之前的派系与旧儒派合作,手下吸纳了大量的儒家人才。

不套儒家这个壳儿,这些人才必然会因为思想冲突而离开。

儒家大同学派的核心思想,就是李志升在皇帝苏河身边,听到的很多理论。

特别是一些皇帝苏河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的话,关于帝国未来的描述。

让帝国每个人都能吃饱饭,这是皇帝苏河一直念叨的目标。

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皇帝苏河都准备用几代人,耗时数百年时间实现。

李志升在思考选择哪个学派时,他就已经准备把这个目标融合进去。

他知道皇帝苏河对于儒家一些繁文缛节非常讨厌,儒家大同学派一点都没有保留。

皇帝苏河听完,赞同道:“不错,儒家的自我革新能力,还是非常强。”

儒家大同学派的出现,让皇帝苏河比较开心。

这证明他之前的决定没错,诸子百家互相竞争。

儒家为了不被淘汰,必然会进行一定自我革新。

在数千年里,儒家已经与华夏文明深深的绑定。

有些儒家文化,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皇帝苏河也不想,彻底禁绝儒家,这根本不现实。

他之前的做法,也只是紧盯着朱程理学一派打压。

左文雅上台时,看到王胜挑衅的目光,他却没有理会。

他这次登台,比任何人都自信。

大华帝国官场之中,心学的成员占了七成之多。

他们心学就是大华帝国当之无愧的显学。

左文雅认为,这次儒家能排在第一位,全是沾了心学的光。

“我是左文雅,代表儒家心学学派。

儒家心学学派拥护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团结在皇帝陛下周围,辅助皇帝陛下治理天下。”

皇帝苏河看到这些人,简直是惊弓之鸟,他们不断强调支持皇帝。

他向曲向阳问道:“除了孟子学派,还有哪个学派因为皇帝不重要吗?”

曲向阳立刻回道:“陛下,这是独一份,怪臣审核不严。”

皇帝苏河吩咐道:“通知下去,不用强调各个学派对朕的拥护。

他们的意思,朕已经收到。”

君臣两人继续听着,周围喇叭中响起的声音。

“心学的思想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知行合一。

心学子弟的所思所做要同步,一件事情只有实践过,才知道这件事是否正确。

万事以实践为准,做事情要有充足的证据做支撑。

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找到心中的理想。

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一生。”

于文和听着卓文雅,阐述知行合一的力量。

他对左文雅的表现很满意。

心学发展到现在,它已经与阳明先生传下来的心学,出现了很多细微的差异。

特别是郑王王仲策之前在国内时,他与皇帝苏河多次商量,最终确定了心学的思想体系。

没有皇帝的大力支持,心学也无法短时间,就推翻了朱程理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