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0章 皇子授官制度(2 / 3)

加入书签

话,千真万确。

大皇子苏蜀知道自己小学同学,宁安侯段瑞德家的段忠国。

他就是订婚之后,决定与妻子同房,只不过用南洋产的橡胶套套,这是有效的避孕工具。

大皇子苏蜀却不会这样做,他认为这件事,就是父皇给他的考验。

男女之事都把握不住,这样的人就是废物一个,怎么能染指太子之位。

大皇子苏蜀喝了一杯西湖龙井,他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

皇帝苏河看向宗人司的调查报告。

这是专门隐秘在皇宫与皇族的情报机构。

关于皇室的情报,不适合由玄武卫调查。

这种情报一般都涉及皇室的重要秘密,一旦泄露必会闹的全国哗然。

宗人司这个绝对隐秘机构,只有皇帝苏河自己知道,它具体做什么事情。

皇后王文君与朝廷百官,都不了解皇帝苏河手中,还有这样的情报机构。

他看向大皇子苏蜀府中的调查报告。

大皇子苏蜀不好色,这是很好的特质。

自古没有担当的昏君,好色就是其重要的特点。

喜欢美女可以,但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到男女之事上,拎不清的皇子,皇帝苏河绝不会让他成为太子。

接替他的下一任皇帝,可以不当明君,但绝不能当昏君。

历史上短命的王朝,一般都是几十年时间,两代人就灭亡。

南北朝与五代十国时期,短命的王朝太多。

最有名的短命王朝,那就是秦朝与隋朝,只经历了两代帝王。

皇帝苏河不想让他创建的国家成为短命王朝,必须要培养好继承人,让他有掌舵一个国家的能力。

秦朝刚经历战国时的混乱,隋朝刚经历南北朝时的混乱。

帝国正在开启大航海时代和工业化。

帝国遇到的挑战,绝不会逊色于秦朝和隋朝。

帝国的继承人不出色,秦朝与隋朝二世而亡的惨状,很可能会再次重演。

到时候华夏百姓再次生灵涂炭,皇室也会被屠戮一空。

皇帝苏河销毁桌面上的报告,他吩咐周方志进来。

周方志公公走近乾清宫,他鞠躬行礼问道:“陛下,有什么事要吩咐臣去做。”

“通知内阁与大都督府,立刻来乾清宫,朕有事情要与他们商讨。”

周方志公公听完皇帝苏河的吩咐,他行完礼之后立刻退出乾清宫。

他安排值班的小太监,立刻前往内阁和大都督府,通知相关的大臣。

这是临时发起的御前会议,皇帝陛下没有交代是扩大会议。

这次御前会议,只是皇帝陛下咨询问题,没有明确的议题。

按照以往的流程,只需要召集内阁首相和两位以上内阁大臣,大都督府大都督和总参谋长。

内阁和大都督府就在乾清宫不远处的文华殿和武英殿办公。

他们很快得到消息,陆续赶到乾清宫。

首相钱明义最先赶到乾清宫外,他刚与周方志公公寒暄几句。

大都督冯三秋和总参谋长曲天联袂到来。

随后内阁大臣韩翠柏、武弘义、曲向阳陆续到来。

周方志公公把钱明义首相请进乾清宫中,他又带着笑脸迎接冯三秋和曲天。

冯三秋是熟面孔,曲天取代了总参谋长王世元。

王世元由于身体不好,任职年限也已经达到,他致仕后前往大华军事学院教书。

周方志公公把大都督府两人送进乾清宫,他又通过三言两语同三位内阁大臣拉近关系,让他们进入乾清宫。

内阁大臣韩翠柏因为受到李志升连累,一直有传闻,他会很快致仕。

哪怕是这样,周方志公公也没有任何冷遇。

他知道某些大臣可能会在一时失势,但只要没有被问斩,都有起复的希望。

在人落魄时,对他落井下石,这是小人行径,风险太大,智者不可取。

六人陆续来到乾清宫中,他们按照各自的地位站好队形,向着皇帝苏河行礼。

他们听到皇帝苏河平身赐座的旨意,这才坐在属于自己的座位上。

首相钱明义站起身,行礼之后问道:“陛下,召臣等前来,有何事要咨询”

皇帝苏河表情严肃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皇室想要传承有序,必须要对皇子进行锻炼,确定皇子授官制度。

朕不止要考虑今后数十年的变化,还要考虑这项制度框架的完整,可以让后世子孙,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

首相钱明义听到皇帝苏河谈及皇子授官制度。

钱明义很聪明,他知道这件事情答不好,不只是他本人倒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