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0 章 点一把火(1 / 3)

加入书签

遗旨,自然是皇帝的临终遗言。

“将我遗旨通传各国,好叫众诸侯知晓。”皇帝垂下松垮的眼皮,声音有气无力,“我醒得太晚,如今这般光景,只盼能挽回一二……天倾覆,人无存,又何来大燕呢?”

商悯没插一句话,待他说完,敛眉道:“臣谨遵圣意,必一字不漏将您遗旨传达各国。”

到这份儿上,姬瑯终于是个皇帝的样子了。

一位广受敬重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该是什么样子,商悯没见过,她只听过、想象过。

皇帝名义上是天之子,实际上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个人品德上也会有些缺陷,可是在大是大非上,皇帝不能出错。

姬瑯曾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然而在今日,在人族大义上,他没做错。

连“以贤为帝”都说出来了,他是真的放下了,妥协了,了悟了。

当了十数年傀儡,他并不是对外界变化一无所觉,只是插不了手,绝望地看着一些事情发生,他丧失了心力,被折磨得精气神全无。

坐上皇位的人姓不姓姬,姬瑯已经不太在乎了,他也没法再在乎了。他最大的期望是坐上皇位的还是个人,是人就好。

“悯儿,只要你想……”姬瑯忽然期盼地望着商悯。

商悯眼眸微顿,回看姬瑯,平静地摇了摇头,无声地拒绝了。

“唉……也是。我已经没什么用了,我是一个没有能力颁布命令的皇帝,一个不能使圣旨传达内外的皇帝……还需要借你的口,才能传出遗旨。”姬瑯扯扯嘴角。

商悯道:“这遗旨,本也无关紧要。信的人会信,不信的人,只怕会将此当做胡编乱造的。”

商悯知道姬瑯方才想说什么。

她现在是掌握他命脉让他有机会清醒的人,是唯一识破妖物真身冒险潜伏皇宫的人。

谁最有可能赢?谁最有可能击败谭闻秋?

是商悯,是她背后的武国。

姬瑯不敢将希望寄托在姬氏后代身上,他们身在宿阳,离谭闻秋越近,就被她渗透控制得越严密。一个潜伏几十载的大妖,她会什么都没做吗?

姬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此时,商悯只需说一声她想,她甚至能让皇帝现在就秘密立诏,让他立她为继承人。

奉皇命,承天意,名正言顺。

但是这立了和没立没区别,因为没人会认这份遗诏。

“但是死人会认。”姬瑯眸光微动,“我进了皇陵地宫,魂魄归位,各位先祖自然会知晓。”

“不必,舅舅那句‘以贤为帝’已经足够了。死人如何想,我并不在意,活人如何想,确实是我需要在意的。遗诏、旨意……是活人留给活人的借口,上位者给下位者递的台阶,它可以有用,也可以没用。”商悯神情始终沉稳,没有因为姬瑯的话而生出半分贪念与急迫,“通俗来讲,即为可有可无之物。”

“我愿向

众诸侯传达舅舅遗旨,只因这遗旨是正确的有用的,是众诸侯愿意笃信的。这是舅舅给他们递的台阶,全了他们道义与名声,让他们师出有名,免受诘难,为众诸侯齐心抗妖点燃一把火。”

她想得分外清楚。

“舅舅动了立我为继承人的心思,无非是看重我身上流着的另一半血,我是武国的公主,也是母亲的孩子,如果是我,舅舅也会心安一些,对吗?可是舅舅若是真的这么做了,这样的结果却不是其他诸侯想要看到的,他们不会认,所以这没有意义。”

“仅你知我知死人知的旨意,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帮助,我不需要舅舅帮忙递这个台阶。”商悯平稳的话中充斥着底气,这种底气并不是来源于由天所启的谶言,而是来源于自身。

“因为,我就是天命,我必是天命。”

姬瑯一时愣住,随后笑笑:“我最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是最没有忍性的时候,我被先帝告知要立我为储君时欣喜若狂不能自已。”

“不是我定力强,是因我从小就是储君,这种喜悦,我没机会有。”商悯道,“王立储君和皇立储君区别不大,储君只是有了登位的资格,到底还不是君。”

姬瑯目光柔和下来,不再是君主,就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辈,“真想看看那一天的到来。”

他轻轻抬手,“劳你为我费心了,悯儿,你去吧,我想在这幻境中静坐片刻,我很久很久,没能这么清醒地思考了。”

“告退。”商悯抽身而去。

幻境一刻钟,现实不过几息。

她松开钳制皇帝四肢的手和脚,放开了绑着他躯干的尾巴,最后把塞进他嘴里的奏折抽了出来。

商悯小心地抚平皇帝衣服上的褶皱,帮他把张开的嘴合拢,确保他没有任何异常。

灵窍开启,观气术下,代表蚀心蛊的红色妖气已经隐去了,她以母蛊驱使子蛊让它陷入了休眠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