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殿试(2 / 2)

加入书签

折子,恭敬的递给了吴年。

吴年伸手接过,打开折子看了看。对第一个名字,很有感觉。

张嵩山。

“这张嵩山是哪里人士?什么年岁?”吴年抬起头来问道。

“回禀大王。乃是辽东南海府人士,今年二十八岁。”刘知行如数家珍道。

“青年才俊。”吴年轻轻颔首。

在民间是尊老爱幼。但是在官场上,年轻人还是占据优势的。科举畸形,有人白发苍苍,还在科举。

白发苍苍的老人,就算录取了,对国家来说意义也是不大的。

“既是你们定的会元。那便是他吧。按照计划。十日后。进行殿试。寡人亲自考他们。”

吴年放下了手中的折子,抬头对内阁大臣们笑着说道,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信任。

“是。”大臣们拱手应是。

君王拍案定夺,内阁大臣提供建议。这大汉朝的第一科科举,建武三年的会试皇榜,下达。

南海府人,今年二十八岁的张嵩山,高中会元。

一时间,江县城中,人声鼎沸。举人们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准备回家,继续苦读等待下一次机会。

有人打算在都城内买醉。

中了会试的准进士们,自然是继续苦读,为十天后的殿试做准备。

八月二十五。

宫门打开。

二百三十名准进士,穿着干净整洁的衣衫,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前往大殿。

进入大殿后,按照号牌,各自落座。

许多人都偷偷的抬头,打量着高坐在御座上的君父。

这位神武善战的大将,知人善任的明君。

御座上。

吴年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龙袍,距离准进士们比较远。准进士们看不太清楚他的长相。

但这会儿面容不重要,气势环境才是重要的。

准进士们看了,只感叹。

果然是君父,威仪自生。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就在今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