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 章(1 / 1)

加入书签

纸条是沈席舟递送过来的,上面写着:“此次诗会恐怕又是牵扯到了党争的问题。”

“有一位年轻的举人写的诗中出现了‘朝野东向立,山青漾早春。日暮忽已晚,勿效董骥温。’的诗句。”

孟茵堂一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董骥温是古时候的一位丞相,在位不到一年,因频繁发动战争,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朝代的灭亡。

旧党还在位时,就颇为喜欢将董骥温作为典型来抨击旧党不因时制宜,只是一味主战,不考虑实际民生。

此外,这位举子诗句中的“立”“早”二字,很难说不是为了隐晦地规劝新党的重要官员章大人。

或许这位举子本意只是为了规劝,让自己的主张被朝廷中的大臣看到。

但是如今的时间过于敏感,这篇诗文要是传出,只怕不仅仅是削官的问题,严重的话,甚至又会有人被流放。

传话的小厮应当是沈席舟那边的人,孟茵堂示意他靠近些,压低了声音问他:“楼上目前是在处理这件事?”

小厮小幅度地点了点头。

阿影早在小厮进来的时候,就体贴地关上了房门,但此时楼下的叫好声还是不断地传来。

众人只知眼前的享乐,殊不知楼上一件颇为严重的诗案再度发生。

孟茵堂斟酌了一番,又凑过去问候在一旁的小厮:“那事情发生之时,还有没有旁人被牵连。”

小厮压低声音回她:“我家公子说,眼下这位举子并没有入朝做官,只是还在考试阶段而已。”

“虽说本朝惯例不杀文官,但他还不算文官,楼上诸位大人可以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

如此看来,楼上这位举子可以说是进入了死局。

孟茵堂余光看见小厮不断搓着袖子,猜想到那小厮应该是急着回去复命,孟茵堂就向他摆摆手:“那你先回去吧,顺便给沈公子说一声,我们就先行离开了。”

小厮原本向门口走了两步,忽然想到什么,又转过头来低声补充一句:“孟小姐,公子还让我给您传一句话,楼上被抓的这位举子您也认识。”

楼上的人是苏琦宣。

孟茵堂推测应当是她不愿看到家父家兄皆会被流放的局面发生,遂自己只身来到诗会,想着只要战争这件事解决了,旧党还能有一席之地。

孟茵堂的眉头蹙了蹙,心中终于有了些起伏。

虽说苏琦宣一直在闺中长大,平常只需要吟诗作画,没有太接触过朝政。

但是她有这个胆量写下这样的诗,也不知该说她勇气可嘉还是说她目光狭隘。

孟茵堂刚准备起身的动作停了下来,她想等等看苏琦宣的结局。

倒不是她冷血不愿意救苏琦宣,只是眼下孟茵堂在京城也需立足,贸然救苏琦宣,只怕也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这件事应当是有些棘手,因为楼上许久都没有出什么结果。

按照诗会以往的惯例,诗文上交后楼下表演两至三支歌舞,就会公布最终成绩,然而楼下众人一连观看了四五支舞蹈,楼上却没有半点消息。

在楼下欣赏歌舞的人终于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纷纷上楼打探情况。

不过七层通向八层的楼梯口,有几位侍卫看守,一时间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也同时在另外一种方向上面反证了,确实出事了。

参与答题的人都被扣在酒楼,前来接送的马夫小厮侍女堵在酒楼门口,将街道也堵得严实。

孟茵堂在心中叹了口气,如今这消息终于还是会放大,看来苏琦宣所犯之错,不能被大事化小了。

果不其然,又等了片刻,她听到楼上传来动静,一身男子打扮的苏琦宣在满道举子的注视下被押送了出去。

路过孟茵堂厢房的门口楼梯时,她看见了坐在桌前的孟茵堂。

只不过这次苏琦宣没有上前要孟茵堂救下她与苏家,而是向孟茵堂略一颔首。

她骄傲地昂首挺胸向前走去,仿佛自己方才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随即跟着侍卫下了楼。

不过也确实惊天动地。

孟茵堂看着手中的新送来的纸条。

半炷香前,沈席舟已经将结果递给了她:“苏家全族流放宣州,苏琦宣押入大牢,在京城中游行示众,以儆效尤。”

孟茵堂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看到这样一个为了家族命运不肯放弃挣扎的小姑娘,就这样被折辱,她心中到底还是久久不能平息。

杯中的茶叶已经放凉,几片叶子浮在水面上许久后,终于缓缓地落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