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秋玩月羹(1 / 2)

加入书签

天气转凉,弦月盈满,中秋渐近。

乔昭来到长安已经将近一年,早已习惯了在长安的生活。

上次经历了殿前的风波,没多久,赵国公便主动申请辞官,回家养老。

八月初六,皇帝为李玄度与乔昭赐婚的圣旨下至了靖王府,并兴致大好地赐了许多礼物赠,嘉奖乔昭。

从那日开始,乔昭这里便是好事佳音不断。

八月初十,皇后先是召见了一回乔昭,大加赞赏。

临出宫时,皇后又赐了几大箱的绸缎珠宝,说是给乔昭添的嫁妆。

现在,钦天监正忙活着为李玄度与乔昭的大婚,每日占星望月,计算行礼的吉日佳时。

朗月说,长安的女郎,嫁娶之日,都要穿上自己亲手绣制的嫁衣,不断催促乔昭准备起女红,早日绣起自己的嫁衣。

阿耶阿娘向来支持乔昭的想法,七夕定情之后,乔昭便写了家书回敦煌。

一是征求阿耶阿娘对于她婚事的意见。

二是计划接阿耶阿娘进京,来看看她的食肆,顺便在京城长安游玩一番。

这些日子以来,李玄度自然只要有空,便会来乔昭食肆。

许多邻居,并不知晓李玄度的真实身份,每次来时,李玄度也是轻装便服,没有任何过度的装饰。

街坊都道这是乔昭未来的郎君,却不知此人是大唐的靖王。

李玄度这样做,很是符合乔昭的心意,她便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欢张扬,只爱踏实做事。

食肆在乔昭的手上,经营的生机勃勃。

美食花样日日翻新,糕饼产量节节高升,乔昭食肆赚的满盆满钵。

转眼到了中秋节,赏月、观桂,吃美食,乔昭自然安排妥当,一样也不会少。

到了八月十五这日,一大早,乔昭就忙活着开始安排赏月的事情。

食肆小院里,栽种了一株桂花树。

中秋已至,桂花树花满枝头,桂花香飘满园。

还没靠近这株桂花树,大家就早已闻到了桂花的淡淡香气。

前些日子,朗月陪乔昭去东市逛铺子,看到街上有卖桂花小团子的,顺手买了一份。

尝了尝,朗月觉得非常好吃,非让乔昭在中秋节也照样做上一回,让她再次大饱口福。

小小的桂花团子,到了乔昭这里,她自然要给它赋予不一样的味道。

乔昭准备在中秋这日,为大家做玩月羹。

中秋拜月,玩月羹是必备的美食,主要食材,便是那淡淡香的桂花。

乔昭提前挑选出颗粒饱满的莲子,把莲子芯一并去掉,清洗干净,和桂圆干一同提前泡水待用。

去掉的莲子芯,乔昭也没有浪费,她找了一块干净的麻布,把莲子芯放在麻布上面,让阳光把莲子芯的水分晒干,以后用它来泡水喝,可以祛火祛燥。

那日去东市,乔昭买了些新鲜的藕粉,糯糯滑滑的,味道很不错。

用清水慢慢地将藕粉化开,连同泡好的莲子、桂圆、糖一起倒入釜内,灶火调制小火,开始炖煮藕粉。

炖煮的过程中,乔昭教朗月用长柄勺子,不停地搅拌藕粉,避免藕粉在加热的过程中结块凝结。

而乔昭则在一边做桂花江米团子。

温水和开江米粉,加入鲜桂花碎,还有糖霜,乔昭用手将这些食材融合在一起。

很快,一个圆圆的桂花江米团出现在乔昭面前的案板上。

老办法,面团擀成长条,切成大小一致的剂子,用手将剂子团的圆滚滚的,桂花江米团子,便做好啦!

藕粉加热到一半时,乔昭把刚刚做好的桂花江米团子加入藕粉之中,朗月继续持长柄勺子搅拌熬煮。

又煮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待藕粉连带桂花江米团子,就都煮好了。

出锅时,乔昭又往里面撒了写干桂花,热热的藕粉,登时激发出淡淡的桂花香味,乔昭版玩月羹,正式出锅!

长安人的中秋赏月,有众多方式。

有的三五好友月下相聚,美酒美食,举杯邀月。

有的才子佳人登高作赋,诗情画意,情意绵绵。

还有的,乘船游湖,在湖心看湖水波光粼粼,遥望天上一轮姣白月光。

乔昭今年选择的,与众不同,在家赏月。

一家人围坐一起,话家长里短,赏月光银辉,观飘香金桂,自有另一种韵味。

而且,中秋节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便是李玄度的生辰。

玄度二字,指的便是月亮。

李玄度出生时,恰逢中秋圆月,晶莹皎洁,便由此得名为玄度。

夜幕降临,盈月升在当空。

月光下,香案上,乔昭摆好了一坛玩月羹,还有各色新鲜水果。

切成莲花形状的西瓜,还有李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