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章 朝堂之争(1 / 2)

加入书签

面对宋义的问话,在场所有官员都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小义!”

这时,一个穿着淡青色官服,长得老态龙钟,留着长须的老者悠悠开口,“你也不要用你手里那破刀片子吓唬我等!”

“你之用心我等都清楚!你也不用担心我们会往上嚼舌根!”

“今日,我陈天华就把话放在这里,若是有人敢将此事传出去,那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此话一出,在场的官员都为之静默,默默的低下了头。

“有陈伯伯这句话在,小义就放心了。”宋义连忙抱拳道谢。

这陈天华是临江府少尹。

官职虽然不比宋青书,但是他姓陈啊!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所以有时候他的话,比宋青书都要管用。

而宋青书得到了陈天华的保证之后,也是大手一挥,直接当场写起了奏报。

在奏报上,宋青书大书特书宋义立下的功劳。

如何用兵,如何剿敌。

把宋义描绘得如同兵圣转世一般。

然后在收缴之物上,宋青书只写下了白银两万两。

奏报写好之后,宋青书叫来了驿兵,吩咐其八百里加急将这份奏报送去大陈皇城。

……

皇城。

大陈国都所在之地。

大陈皇宫。

宣帝慵懒的坐在龙椅之上,眼神无奈的看着朝堂之下的文武百官争执不断。

一方为主战派,以经略大将顾擎天为首,他们主张继续出兵大梁。

一方为主和派,以宰相杜子甫为首,他们主张和谈,不宜再和大梁发生战争。

要问宣帝什么意见?

他只觉得吵闹得慌。

如果他不是大陈皇帝。

此刻应该在寝宫之中睡大觉。

而就在两方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名驿官冲入朝,跪拜行礼,禀报道:“宣帝陛下,临江府发来八百里加急奏报!”

此言一出,百官的目光都盯在了驿官的身上。

临江府可是大陈重镇,这八百里加急传来,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顾擎天更是眯起了眼睛。

翘首以盼。

“呈上来。”

宣帝慵懒的的挥了挥手。

旁边的宦臣闻言,立马小跑从驿官手中接过那份奏报,呈到了宣帝的面前。

看着这份奏报,宣帝又摆了摆手,慵懒的说道:“念。”

宦臣连忙打开了这份奏报,高声念读了起来。

“启禀皇上,日前我儿宋义率我临江府府军出兵二龙山,桃花山……”

奏报念完,百官立马交头接耳,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这奏报上说的宋义,就是日前所传的那个少年天才吧?”

“对,就是他,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出啊,没想到这小娃读书是一把好手,领兵打仗也不含糊!”

“我倒觉得这宋府尹有推举他儿子的嫌疑,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能拿这样的战功,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不管怎么说,临江府水贼之患算是解决了!”

“……”

顾擎天一脸低沉。

他眼中有火,有怒火。

不管这份奏报真实性有多少,但能够确信的,就是临江府水贼之祸,真的被临江府自己给搞定了!

痛!

脸火辣辣的痛!

他有些不想承认这个现实。

日前他只以为宋义说的只是戏言,哪成想现在却戏言成真!

不过。

他此刻倒是有些相信了。

宋义此子,当真如沧澜阁阁主预言的那般,是改变大陈国运之人。

而顾擎天之所以执意想和宋家结亲,也是这个原因。

这样一个能够改变大陈国运的人,自然得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才行!

原本他还等着宋青书再次写信求之于他,等那个时候,便可不利用自己的女儿,也能将宋义揽入自己的麾下。

可现在……

他长长的深吸了一口气,心里默念:此举之后,想要宋义拜我麾下,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

顾擎天突然眼睛一亮。

他连忙对着宣帝抱拳行礼,道:“宣帝陛下,杜相之所以求和,给出的理由是国内局势不稳,可现在我国之重镇最大的隐患已经去除,料想我国也将迎来天下太平!”

“所以微臣觉得,此刻正是出征讨梁的大好时间!”

“不可!”杜子甫闻言,立马向前一步,争辩道:“临江府只是我大陈一府台,他之稳定不能代表其他府台的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