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章 我爹要出家(1 / 2)

加入书签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每天把自己关在不见天日的承乾宫里。

他命人将所有窗户都堵死,整天一个人待在里面,既不见人,也不出来。

玄烨去求见了几次,都被挡了回来。

快到年关时,顺治帝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制的决定:他要追封董鄂妃为皇后。

这真是一个违反常理的举动。

因为清朝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一位皇上的皇后,不能超过三位。此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只立了三位皇后。

顺治皇帝在此之前已经先后有过两位皇后。而且将来继承顺治皇位的皇子,其生母也要被册封或追封为皇后,这样才能够与顺治帝的灵柩合葬。

所以如果现在把董鄂妃追封为皇后。那将来就是有四位皇后,已经超越了祖宗的规矩。

可正处于悲情之中的顺治帝哪儿还顾得上这些。他叫来了礼部大臣,命大臣即刻拟旨,为董鄂妃撰写册封诏书。

朝廷大臣们急得团团转,因为册封皇后和立妃子不同,关系到宗庙社稷,已经不只是皇帝的家事了。

通常皇后的人选都不是根据皇帝个人感情的取舍决定的,而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考量。清朝皇后大多数是蒙古族人,这都是为了维系满蒙和睦所促成的政治联姻。

所以在大臣们看来,顺治皇帝的这个举动简直是天崩地裂的大事。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请太后来主持大局。

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也是十分震惊。她领玄烨带着众人来到承乾宫外,要见顺治。命人叫了半天门,顺治就是不开。

太后又气又急,扯着嗓子对里面言道:

“皇帝,你难道要气死额娘吗?!快给我出来!”

里面依旧没有回应。

这时有大臣认为,皇帝是因为贵妃的死,伤心过度。建议给皇上找个法师开解,说不定能好。

玄烨一听就知道这是个馊主意。后世传说顺治帝遁入空门,很可能就是拜这些大臣所赐。

但已经慌了阵脚的太后,现在已经想不了许多了。病急乱投医的她当即接受了这个意见。传谕征集得道高僧进宫,为自己的儿子开解。

玄烨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即使阻拦,也没有任何作用。毕竟天底下有哪个母亲是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呢。

独自守在承乾宫里的顺治,已经万念俱灰。

因长期处于悲伤、忧郁的情绪之中,他的身体也大大不如从前。这个时候的他时常有咳嗽、胸闷、气短的症状。并且咳中不时还带有血迹。

谕旨下过后,不到三日,就有了结果。一名自称行森法师的和尚,自称能够开解顺治。

听到这个消息,太后喜出望外,她赶忙命人将这位行森法师接到了宫里,让他去和顺治皇帝交流。

来到承乾宫,行森法师直接冲里面嚷道:

“爱新觉罗·福临,你忘记自己身负的重任了吗?!”

屋内一片寂静。

见里面没有回应,行森和尚接着训斥道:

“你本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名衲子,因你嗜情成性,才偷渡下界,成了人间帝王。如今贫僧正是来排解你痛苦的,还不与我开门!”

这话一出,原本寂寥无声的房间内传来了动静。不一会儿,紧闭的房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已经变得蓬头垢面的顺治帝。

顺治走到行森法师面前下拜,缓缓说道:“福临拜见法师。”

随后,两人一同走进了承乾宫内。

见法师已经成功了,众人焦急的心才稍稍舒缓。

以后的几天,顺治一直在宫里聆听行森和尚的教导。就连新年到来,他也没有出承乾宫一步。

他原本长期处于痛苦中,已经万念俱灰。想不到崇尚四大皆空的佛法带给了他慰藉,不知不觉中,他开始有了身许佛门的想法。

终于有一天,他提出要出家的要求,行森和尚欣然应允。

得知这个消息,刚安定几天的紫禁城又炸开了锅。太后和满朝文武急得不知所措,年是过不消停了。

最终还是玄烨,按照前世的记忆,命人去寻找行森和尚的师父,玉林通琇禅师。

玉林通琇来到皇宫中,只见行森和尚正在给顺治帝剃度,众人谁也不敢上前阻拦,太后和一众嫔妃皇子都在一旁哭的梨花带雨。

玉林通琇走上前去,一把夺下行森手中的剃刀。

“大胆行森!竟敢在这儿妖言惑众,蛊惑圣上,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师父吗?!”

行森竟针锋相对,他慷慨激昂的对应道:

“师父,顺治本就是我佛门弟子,如今皈依正果,才真正得到解脱,你不要拦我。”

玉林通琇见说不通行森,便命人将其擒下,绑在柱子上。他要放火烧死行森。

跪在地上的顺治连忙阻止,玉林通琇对顺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