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 挑下人(1 / 2)

加入书签

孟扶黎起了兴趣,如今她身边得用的侍女不过青荷、桃夭、白芷三人,年纪都尚小,就算分外老成些,也还是欠缺经验城府,若能有个知道轻重的时常提点,也是件好事。

“这位姑姑也是宫里拨出来的?瞧着倒是合眼缘。”少女刚放下茶盏,立刻有侍女递上暖手炉,她捧在手里,笑着问道。

那姑姑见公主似乎有意,连忙跪下,“奴婢孙芸,原先伺候的是先帝的静淑太妃,太妃薨后就一直没跟过别的主子,若公主能收下奴婢,奴婢愿为公主排忧解难。”

扶黎抬手,桃夭立刻上前将孙芸扶了起来,“孙姑姑不必如此拘礼,本宫初来乍到,虽承蒙皇上厚爱,封了长乐公主的位分,但也是人生地不熟,看姑姑的言行举止都得体有度,想来也是个妥帖的,往后还需仰赖姑姑提点。”

孙芸虽被扶起,却依旧守礼地半弯着身子,“奴婢谢公主赏识,公主尽可放心,奴婢必定为公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扶黎被逗笑了,轻咳了几声,顺气后说道:“赴汤蹈火倒是不必,这挑选府里下人的事便交由你来做,本宫只提点一句,在本宫府里伺候的,金银钱财亏待不了,但若是不忠,竖着进也只能横着出,你可清楚?”

孙芸知道公主这是借着择仆之事试探自己几斤几两,看人眼光如何,连声应下。

她在宫里的时日久,已经到了遣放出宫的年龄,这对旁人来说自是好事一件,不必在宫里伺候主子耗费一生。可她多年积累下来的金银钱票,全被母亲拿去给胞弟盖房娶妻生子,早就花得一文不剩。

她这时候出宫非但不是好事,还可能到头来一无所有。

所以留在公主府是她最好的选择,更何况方才粗略一眼,她便知眼前的长乐公主绝非池中之物,又怎愁等不到好日子呢。

孙芸心里更加笃定,朝公主施礼后站到前头,眼神从众人面上一一扫过,中气十足地开口:“公主府里的奴才下人不必多,忠心得用是最紧要的,忠而无用者入不了公主的眼,得用而不忠的人不过死路而已。”

“是。”众人见公主殿下于堂上自顾自饮茶,但笑不语,纷纷将脑袋埋得更低了些。

从五品的公主府按礼制不设长史与典仪,且外院护卫等一概由宫里配置,不必扶黎操心。

不过片刻后,孙芸就挑出了一批人,列于左侧。

孙芸上前一步,“禀公主,奴婢已挑选出可堪栽培者数十人,请公主掌眼。”

“孙姑姑挑选过的,本宫自然放心,不过......”

少女的眼神一转,落在右侧落选的人群中,其中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低垂着头,衣着朴素,上头还绣着前两年时兴的花样,瞧着有几分老实木讷,“再加个她吧。”

孟扶黎苍白的脸上不见一丝血色,仿佛风一吹就会倒掉一样,只是说话时极为沉静,让人不自觉地信服。

孙芸一愣,犹疑地张了张嘴,最终顺从地应了声是。

被点中的芳碧也一副惊讶而不知所措的模样,慌忙垂着脑袋谢恩,声音低低的,看起来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丫头。

待众人散去后,孙芸行了一礼,“奴婢并不是有意质疑殿下的决定,但方才那名宫女,名为芳碧,虽瞧着老实木讷,从前却是御前的人,专在养心殿里伺候......怎么会无缘无故拨到公主府来,奴婢担心,她是皇上的人。”

如今她既然侍奉公主,就得事事替其考虑,自然不能往公主身边埋雷,所以方才才会自作主张地避开那名可疑的宫女,可不知为什么,公主又把芳碧点上了。

孙芸几句话说得心里七上八下的,早做好了挨训的准备,可当她胆战心惊地抬起头,却看见公主眼里赞赏的眼神。

“你很聪明,顾虑的也没有错,只是本宫如今身在北珩,最忌讳的就是过于明白,有些事上该糊涂就得糊涂,就比如皇上有意放在本宫身边的人,本宫不想收也得收。”扶黎叹息了声,神情却未见忧愁。

旁人待她这位和亲公主的态度无非两种。

一种是如王虎一般的拜高踩低之辈,只当她是个寄人篱下的货品,自然瞧不上眼;另一种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她虽母国势弱,可好歹是来和亲的,就算没有入宫做主子,日后婚配也定然不差,开罪不起。

前者是用以交易的货品,后者是仰赖他人的菟丝花,无论是哪种,都不是孟扶黎喜欢的。

天下为棋,她为棋手,这才是孟扶黎想要的。

只是现在她势单力薄,说这些还为时尚早,不过终有一天,她会成为执棋之人,决定自己的命运,而非局中棋子,拈在他人指尖,半点不由己。

孙芸暗道还是小瞧了这位公主的心智,不过十四五岁却已经看得如此透彻,愈发心悦诚服起来。

公主的意思很明显,将这宫女留在身边,至于她看到了什么,又传递给皇上什么信息,正确还是错误,就不一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