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真相(1 / 2)

加入书签

孟扶黎歪坐在窗边的炕上,一旁的几案上立着一个掐丝珐琅龙纹亭式熏炉,炉内散着云雾,地龙烧的十分温暖,炕上也铺着石青色的厚绒毯。

自那日以后,李全德亲自督着内务府,将这不大的公主府里里外外全都布置个遍。

用具器物一应换上最好的,再加上萧岐山着意添置的那些,公主府该有的排面才逐渐撑起来。

桃夭轻声快步地将桌上的紫砂药罐捧起来,放到了沉香木燃的明火上,低声道:“这剂药奴婢方才在小厨房就已经督着下人熬好了,再温一温主子便可以喝了。”

说着拿起手边的一只钧窑的玫瑰紫釉瓷碗,在清水里过了一遍,又用雪绒布巾细细擦过,都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内务府这回还真是怕了,连这样的宝贝也舍得吐出来。

桃夭将那瓷碗放在几案上,折回去,伸手摸了摸药罐,“应该可以喝了。”然后熟练地拿起火钳拨弄着紫铜炉里的香灰盖了明火,捧出药罐。

“小心,别烫坏了手。”扶黎瞧着桃夭捧着药罐的那一双小手皱眉。

“主子放心,奴婢皮糙肉厚的烫不了。”桃夭笑着,放下药罐揭开罐上的盖子,又捧起药罐小心地将汤药倒进那只瓷碗里,然后端着药走到扶黎面前,“温度正正好,殿下赶紧喝了。”

这些药都是从闻老那抓的,桃夭很是上心,日日必得盯着小丫鬟煎药熬药,还得盯着扶黎用药,忙得不行。

扶黎接过了碗,仰起头一口便见了底,果真不热不冷,一碗药喝下去,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桃夭站在一旁看着,脸上的笑容更盛,“都说闻老神,再多喝几次,殿下的身子一定能好。”

话音刚落,青荷从屋外进来,进屋前特地支走了院内的仆从,掩上门上前几步,欢喜地禀道,“主子!影卫大哥们回来了!”

孟扶黎坐直了身子,“可都还好?”

青荷的脸色黯沉下去,“多少都受了些伤,奴婢已经将外人都支使开来,邱大哥已在侧门候着。”

“快带他进来。”桃夭垂首将药碗收了去。

没多会,青荷领着一黑衣男子进了内室,男子手里还拽了根绳,绑着一个有如乞丐般落魄的老头。

邱闻是影卫的首领,扶黎对他知之甚少,往常都是以邱大哥相称。

邱闻在离炕前几步远的地方站定,双手抱拳,单膝跪下,“属下参见公主。”

孟扶黎见他身上血迹斑斑、狼狈不堪,便知晓此行应是艰险万分,心中不由得动容,“邱大哥快请起,您是母妃留给本宫的人,不必如此多礼。”

一旁的青荷已经搬上圆凳,邱闻扫了眼,没有坐下,“属下身上脏,站着回话就行。公主交代之事,影卫幸不辱命,已将当年知情的老医官捉来。”

说着一拽绳子,那老头跪在地上踉踉跄跄地往前腾挪两步,“抬起眼来,好好看看你面前的是谁?”

老头这才慢慢升起头颅,用浑浊的双眼打量着眼前的少女,半晌后惊讶道:“你是禧妃那日诞下的皇女?”

孟扶黎点头,“若你将当日之事如实告知,本宫就留你一个全尸,准你的尸首送归南芜本家下葬。否则的话,本宫就将你碎尸万段,再将尸块送到你家中,好让你家里人知道,你当日到底干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齐明,南芜暨州人氏,在宫里做了一辈子的太医。

告老还乡前收到家中来信,不成器的独子背了人命官司,对方是欺男霸女惯了的地头蛇,要五十两金才肯作罢,否则就要了一家老小的性命,血债血偿。

齐明的俸禄早被好赌成性的独子败了个干净,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凑出五十两金。

就在他进退两难之时,皇后找到他,直言只要他配合,就帮他还上这五十两金,还会保他全家无忧。

这银两来得不干净,可齐明被逼得走投无路,也顾不上许多,当即就点头答应。

同样像他一样被收买的还有另外两位医官和三位产婆,全是当日禧妃产房里伺候的人。

禧妃的身子虽比常人更弱些,但她孕期胎像稳固,并无任何不妥。

所以狄婉吩咐他们在禧妃生产时,给她服用大量的红参精,这才导致她产后大出血,丢下襁褓里的幼女撒手人寰。

齐明敏锐,猜想皇后会灭口,于是还没等禧妃咽气,他就带着银两,乔装打扮后买通守卫溜出了宫。

后来他才知道,来不及逃走的那些人在当晚就被灭了口,齐明心内惧怕,为躲避灭顶之灾举家西迁。

这数十年他都躲得好好的,不知哪里露了踪迹,突然被宫里的人追杀,结果被公主的人半路截胡给救走了。

邱闻神色愤懑,影卫九人全是禧妃收留的孤儿,如今听了齐明的话,恨不得一剑刺穿这没良心的老东西。

孟扶黎倒是神色平常,痛彻心扉的丧母之痛在前世足足缠绕了她十几年,如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