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袁绍议立新君,孙坚进兵长安(1 / 2)

加入书签

双方你来我往,一番客套之后,孙坚命人将玉玺呈上.

袁绍一见玉玺,顿时两眼放光,激动得说不出话了,立刻叫手下拿上来.

只见那玉玺紧紧的躺在锦盒之中,五色神光氤氲不散,贵不可言.

这可是传国玉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任谁见了能不眼红?

袁绍双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捧在手心小心观看.嘴角不由自主的咧开,露出十分贪婪欣喜的表情.

若不是顾及身后众人,早已经忍不住开怀大笑了.

“主公?主公...”

这时,袁绍背后的逢纪接连叫了袁绍数声.

袁绍这次回过神来,忙问道:”元图叫我何事?”

“主公,这里人多眼杂,玉玺事关重大,不可轻易显露,恐诸侯觊觎.”逢纪指着不远处伸长脖子往这边瞧的诸侯们,悄声劝道.

“失态了,元图提醒得对.”袁绍也感受到了周围一道道灼热的目光,连忙将玉玺重新放回盒子内藏好.

而孙坚看着这一幕,心中冷笑连连.

这群诸侯,果然和军师说的一样,都对玉玺虎视眈眈,面和心不和,如今见到玉玺出现,必然要明争暗斗.

如此一来,按照军师的策略,这时给浇上一把油,必能让盟军内部自乱,甚至解散,到时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当初,张风曾说即便是能借五万兵马也不交玉玺,指的是不让诸侯有理由独自占据玉玺。

“本初,孙某还有一言,还请诸侯们共听.”孙坚拱手道.

闻言,袁绍脸色肃然道:”文台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出来,我们能够帮忙的,一定不会推辞.”

随后,袁绍招手,其他诸侯也都骑马聚了过来.

袁绍之弟袁术动作最快,刚才他一见到玉玺,简直是望眼欲穿,内心激动不已,恨不能马上飞奔过去将玉玺抢走.

而紧随其后的还有公孙瓒和马腾,他们两个脸色则十分沉重,似乎有其他心事.

“文台,人已经到齐.”袁绍抬头挺胸,尽显领袖气质,高声道:”有什么事情,尽管和大家说吧!”

孙坚扫视众人,十分郑重的说道:”孙某此去凶多吉少,若侥幸赢了董卓,那是天意要兴复汉室,是天子之幸,是万民之幸.”

若是不能,则汉室危矣.今董卓挟持天子,自封汉相,权势滔天.以天子之名,行专横之事.我等忠臣,却成了反贼.”

孙坚说完,众诸侯互相对视一眼,都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董卓再怎么残暴,他也是名正言顺的汉相,只有天子能够罢免他.

在没有天子的诏令下,诸侯兴兵讨伐名不正言不顺,说严重点,他们才是反贼,而董卓与他们对敌,才是匡扶汉室的忠臣.

这就是正统的重要性!

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对于天下局势的影响.

囊者,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项羽拥护怀王而号令天下义兵.

这就是拥护正统所带来的影响.

后来项羽狂妄自大,弑杀义帝,失去民心.而汉高祖为义帝发丧,使得天下归心,终于反败为胜,平定天下,成就霸业!

所以说,想要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不仅自身实力很重要,所做的事情也要合乎法礼,名正言顺.

因此,董卓挟持天子,便是占了正统的便宜.

诸侯虽然有心除贼,却也处处受制.

孙坚见众诸侯脸上都有赞同的意思,紧接着说道:”汉室倾危,急需有大臣辅佐明主.如今有了玉玺,若我不能取胜,诸位宜另立新君,共相辅佐,与董贼分庭抗礼!”

此话一出,诸侯无不心中震动.

这种想法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不好明说.

如今孙坚既然挑明了,且有传国玉玺,另立新君也不是不可以.

诸侯表情各异,都有各自的盘算.

无非就是该由谁立?又该立谁为新君?

而在这件事情上,最有资格发言的,袁绍无疑是第一人选.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有他支持,那这个新君绝对能和长安的天子分庭抗礼.

只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今天下大乱,人心思变,诸侯中也有野心勃勃的人.

若是由袁绍另立新君,这天下迟早便是他的了,其他人还有机会吗?

这些人中,在听到孙坚的建议后,袁术的脸色最是不悦.

身为袁氏一族,他何尝不想在这乱世之中分一杯羹,甚至成就霸业。

在袁术眼里,传国玉玺无疑是通往霸业的最佳捷径。

而目下却被自己的兄长袁绍得了,根本没有他染指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