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密码本(1 / 2)

加入书签

李昭虽然知道李恪查抄的青云观,却不知道青云观和祁县王家有关系。

但现在有了李昭提供的线索,李恪基本上已经能够将这件事情串联起来了。

虽然说暂时还不知道火药一事谁起的头,但可以肯定这件事情和王家父子逃脱不了干系了。

见李恪一言不发的低头沉思,等了片刻的李昭一脸好奇问道:“王爷,这王家和禄东赞有所联系,暂时还不知道他们在商议什么,要不属下再去打探打探?”

看了看李昭,李恪轻笑一声道:“做什么就不必打探了,本王已经知道了。”

“先前没有和李大人说,是因为这事儿暂时没有定论,如今有了李大人的情报,这事儿也就能告诉你了。”

“王家同禄东赞商议的应该是火药一事。”

“前日。本王才刚刚从万年县的青云观抄出来一批制作火药的原料,这青云观内有一位祁县王家逐出族谱的人。”

听到这个消息,李昭心中一惊。

身为百骑司的首领,他对于火药这东西还是有些了解的。

此物可以说是朝堂上最高的机密,接触的人少之又少,没想到现在居然泄露了出去,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儿。

“王爷的意思是,王家和禄东赞勾结,图谋我大唐的火药?”

李恪点了点头,随后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昭。

“李大人,本王虽然不清楚你百骑司的手段,但这种事情一般也归你们百骑司管吧?”

李昭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算是,但我们先前并未收到消息。”

说出这话来,李昭脸上还显露出一抹为难之色。

他怎么说这一次李世民会突然让李恪带着他们,现在全都明白了。

此案最先察觉的不是他们百骑司,而是李恪,这就很要命了。

见李昭的样子,李恪开口问道:“你们先前没有察觉是因为什么?”

李昭想了想,开口道:“百骑司打探渠道有限,且为了保密一直很少主动联系,因此做事总归是有些滞后。”

听到这里,李恪点了点头:“所以,是担心交流太过频繁造成泄密?”

李昭一言不发,表示默认。

见状,李恪也大致明白了问题所在,无非是百骑司成立至今,还没有成体系的管理,沿用的还是军中斥候那一套。

军中有用,但朝堂上市井之中却未必管用。

想到这里,李恪看着李昭开口道:“这几日还有用你们的时候,既然漏洞如此之大,那本王也要调整一下了。”

“王叔!”

话音刚落,屋外候着的王珣便走了进来。

李恪看了一眼王珣,开口道:“王叔,去我六号书架上将那个紫檀盒子拿来。”

王珣点了点头,不过片刻就捧着一个盒子走了过来。

将那盒子放在两人中间,王珣这才退下。

李昭一脸好奇的看着面前的盒子,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爷,这是?”

“密码本。”

说话间,李恪已经将盒子打开。

“原本想着是给我名下的商队去了西域草原之后使用的,用来传递一些要紧的消息,现在看来得先给你们用了,本王之后会再重新编写一本的。”

李昭听到这话,一脸好奇的接过来蜀王李恪递给自己的密码本。

打开看了一眼之后,李昭不由得就是一愣。

“这一竖是?”

“数字一,这数字名叫唐数,是本王依照西域行商之人的内容所创,认识的人不多。”

“唐数?”

李昭摸了摸脑袋,神色间多了几分诧异。

他还真的是头一次见到这种东西。

看着李昭那满脸好奇的模样,李昭心中一笑。

阿拉伯数字一说现在还没有出现,原形也和自己用的有不小的区别,根本很难联系起来。

索性就将这数字称之为了唐数。

“这每一个唐数都代表了一个字,传递消息之前以数字来写,接到消息之后,对照密码本进行破译,转化文字。”

“此法很是简单,取巧的地方是知道此物的人几乎没有,你们可以随意打乱文字进行重新编排。”

说完,李恪还专门给李昭演示了一番。

当看到那一连串的数字对应着文字写出来之后,李昭眼神一亮。

“此法精妙,最重要的是极为方便!”

看着一脸激动的李昭,李恪笑了笑。

其实自古以来就有此法,只是汉字对照极难,用起来很是复杂,数字就简单多了,哪怕是不识字的,简单的培训过后也能够用此法简单传递消息。

最大的好处就是急时传递要紧的信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