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章 返京(1 / 2)

加入书签

长安来旨并不出乎李恪的意料。

刺杀这事儿是瞒不住的,因为侯君集不敢隐瞒,也不会隐瞒,必定会全部告诉李世民。

因此对于这道急匆匆的旨意,李恪相当淡定。

听到这声高呼,李恪便扭头看向那送信之人。

“本王知道了,旨意就不必宣读了。”

那送信之人微微一愣,但又想到这可是蜀王殿下,也就没有多说,而是恭恭敬敬的将手中的旨意双手奉上。

李恪从对方手中接过旨意也没有看对方,便扭头看向侯君集。

“今日这旨意看样子只是给本王一人的,侯将军和苏将军一时半会儿怕是回不去了。”

闻言,侯君集笑了笑。

“王爷说笑了,在此地可没有吃苦一说。”

“倒是恭喜王爷,如此快就要回京了。”

李恪微微一笑,轻叹道:“长安那地方,回去也未必是个好事儿,刺杀一事被父皇知道,还不知道要被说什么。”

闻言,侯君集不由得面露尴尬之色。

他自然是听得出来,李恪这话是在提醒自己。

只见那侯君集讪讪一笑,开口道:“王爷一路保重,咱们长安再会。”

李恪看了一眼侯君集,笑着点了点头。

“那咱

们长安再会,不过这次回京本王也要回齐州了,再会之日怕是要等本王入京了。”

侯君集闻言微微一愣,心中虽然有些好奇李恪为什么如此肯定,但却并没有多问。

李恪见状,这才开口道:“今日回去本王就要准备返京了,日后这钳川就交给你们两人了,可莫要辜负了本王这一番折腾才是。”

“王爷放心!”

李恪闻言笑了笑,随后摆手转身离开。

翌日一早。

天色才刚刚朦朦亮,李恪便从府衙内走出来,打算乘着天色未亮提前离开钳川。

只是马车刚刚走了没多久,便突然停了下来。

心中奇怪的李恪撩起车帘看了一眼,一眼便看到了挡在车队面前的侯君集等人。

见此一幕,李恪不由得摇头苦笑一声。

他今天早走目的便是躲开众人。

虽然说自己在钳川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李恪清楚,自己离开之时,必定有人会给自己弄一出离别大戏。

他本就不喜欢凑热闹,尤其是这种在李恪眼中属实没必要的东西。

而就在李恪这边马车刚刚停下,侯君集等人便齐齐躬身一礼。

“我等恭送蜀王殿下!往殿下归途顺利!”

听到这话,李恪

起身走出马车,朝着侯君集等人拱手道:“诸位客气,你我若有机会,长安再会,那时候本王请诸位吃酒!”

“上好的酒!”

边关之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将领,多是豪爽之气,此刻听到李恪这么说,也是纷纷大笑附和了几句。

李恪见状,这才折身回到马车当中。

车队重新启程,历经半月之久,终于赶回到了长安城。

离别许久,再回长安李恪居然有了一种阔别良久的感觉。

只是刚刚入城,李恪还没有来得及收拾,便接到了宫中的旨意。

无奈之下,李恪只能将剩下人交给程处默安排,独自一人跟着太监入宫面圣。

等来到武德殿的时候,李恪停在殿外等候宣召。

没多大一会儿,赵谦便走了出来。

“宣蜀王李恪觐见!”

见状,李恪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属实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突然这样宣召自己。

只是当李恪走进大殿当中的时候,李恪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今天这么正式了。

长孙无忌等重臣全都在场,除此之外还有几位自己叫不上名字,但还有些印象的皇室宗亲。

如此大的阵仗,李恪很难想象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中好奇按捺下去,李恪这才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儿臣拜见父皇!”

“免礼平身吧。”

听到这话,李恪这才站起身来,这才发现李世民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太对劲。

那眼神中既有开心,又有担忧,但跟多的还是复杂。

正在李恪奇怪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李世民的声音缓缓响起。

“恪儿一路辛苦了,路上可遇到什么危险?”

李恪摇了摇头,躬身道:“承蒙父皇龙威,儿臣一路并未遇到麻烦。”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道:“你今日回来,恰好赶上大朝会,朕便让你来旁听一会儿,你先入列吧。”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心中自然是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但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