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章 少女主动投怀送抱(1 / 2)

加入书签

阮书仪知道她这是误会了,立马轻声安抚,表示自己几人是在来的路上听说这些突厥人的,也跟他们一样很害怕,提前打听清楚,以免遇上。

来纳村离大禹朝比较近,洛桑也接待过不少大禹的客人,所以阮书仪手脚并用地一比划,洛桑也渐渐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抬头打量了一下周围,然后凑近阮书仪,压低声音道:“那些突厥人就是恶魔,他们每年都会进一次藏区,每次所到之地就会有一大群无辜少女被抓,若是不服从的,全家人都会被残忍杀死,所以大家都很害怕他们。”

讲述完那些突厥恶魔的罪行,洛桑又低声提醒阮书仪:“你和你的妹妹都还没满16岁吧?出门的话最好要注意安全,那些人专门抓16岁以下的少女。”

阮书仪听完她这话都不知该不该高兴,自己长得显小,都18岁了,旁人还以为自己不到16呢,倒是小莲确实刚刚16岁,只是这些突厥人为什么专门抓16岁以下的少女呢?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利用少女处子之身,或者处子之血炼化什么东西的恶俗,难道这些突厥人也是如此?

怕吓到洛桑,这些不好的猜测阮书仪并没有说出来,倒是听洛桑说来纳镇的市集很热闹,恰好在他们今日要去的那个寺庙附近,几人便打算去完寺庙后再去市集逛一逛,说不定能打听到一点消息。

甘哲寺是来纳镇附近最大的一个寺庙,也是最为出名的。进庙的主道旁依山而上是108座白色的佛塔,每座白塔里都装有经文。

洛桑告诉阮书仪,顺着白塔走一圈,相当于诵读了108遍经文。可以消除杂念、净化心灵,去除凡人的108种烦恼。

有很多前来诵经祈福的人,全都顺塔而行,神情虔诚。

阮书仪几人也入乡随俗,跟着走了一圈后才进入寺庙参观,折腾了许久,并没有找到什么线索。就连旺财也没有闻到什么异常,一群人只好出来。

离甘哲寺不远就是来纳镇最大的集市,这里的集市和大禹的街市很是不同,店铺很少,大部分都是藏民自己摆的地摊。

最外面就有卖耗牛肉、耗牛皮的,还有羊皮和羊肉,再往里面走一些,就有很多藏族特色的刀剑、绿松石、蜜蜡饰品、藏族特色服饰、银木碗、根瘤碗等日常用具。

在路上发了那么一大笔横财,阮书仪花起来也不手软,绿松石和蜜蜡饰品那是成盒成盒地拿,这东西在藏区很常见很便宜,但在大禹很稀有很昂贵啊,她多买一点,到时候倒手一卖,那不是又赚了一笔吗?这或许就是最早的代购吧!

还买了几套换洗衣物、不少防水的牛皮袋、买了好几张羊皮和牛皮褥子,几人才打道回府。

这些东西自然是寄存在洛桑家中,见他们买了这么多,洛桑更加坚定他们就是客商了,对他们也更加礼貌。

几人赶在傍晚落雨前回到了洛桑家,晚饭也是在洛桑家吃的,这里不像大禹一样有酒楼,吃饭一般都在村民家中,因为阮书仪给的钱多,洛桑准备的菜式也很丰富,几乎要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贡献出来了。

晚饭过后,村子里的气温明显下降了很多,洛桑一家人在客厅里围着油灯,缝衣服的缝衣服,做木工的做木工,很是温馨。

阮书仪几人则窝在房间里,讨论今日的发现和接下来的行程。因为他们人多,虽然穿着藏服,但还是跟藏族人长相不同。怕打草惊蛇,所以大家在甘哲寺并没有一起走,而是分开查找,现在正好把每个人发现的讯息都汇总一下。

洛桑怕他们冷,还特地烧了干牛粪给她们取暖。

小莲刚开始看到那些饼状物还不知道是什么,以为是这边特色的木料。可烧着烧着,突然闻到房间里一股淡淡的臭味,她捂着鼻子,一脸嫌弃地问蓝宇:“你放屁了吗?怎么这么臭?”

蓝宇脸色涨得通红:“我……我没有!你才放屁了!”

阮书仪哈哈大笑,指着炭盆给小莲看:“你瞧,臭味就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

小莲一脸不相信:“怎么可能?烧木料怎么可能会臭?肯定是蓝宇哥放屁了!”

蓝宇气得呼呼直喘气,但这种事情又不好自证清白,气得手都哆嗦了。

阮书仪捧腹笑完,才跟大家解释,那燃烧的东西不是木料,是牛粪,也是藏民平时用来做饭和烧茶时用的燃料。

因为 雪域高原,没有大型的植被,山上没有森林,平地树木稀少,燃料极其缺乏。只要有牛的地方,就有牛粪,牧场上到处都能找到牛粪,于是牛粪便成了藏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燃料。

所以藏民们都会细心地把草地上的牛粪收集起来,当成宝贝一样带回家。然后做成干牛粪,放在房顶上、院墙上。

小莲几人顿时想到刚进入来纳村时,看见家家户户屋子前垒起高墙的饼状物,又想到自己这两餐吃的东西都是用牛粪烧出来的,脸色顿时一言难尽。

但大家也都不是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