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章 整装出发,奔赴边境(1 / 2)

加入书签

纪轻舟话刚出口时,尚且带着几分犹豫。

但等到尾音落下时,便只余满满的坚定。

不管是为了跟谢砚北待在一起,还是为了给解放军们医学上的支援,纪轻舟都义不容辞。

她已经在心里思考起了该如何跟家人告别。

彭老爷子捋着胡子,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眼神里满是欣慰。

“不愧是我的学生,轻舟,一直以来你做的比我想象得都要好。”

“虽说边境距离打仗的地方很近,但也不用太紧张,我们毕竟不是专业军医,就算是过去支援,多半也不会派我们去一线。”

纪轻舟有些讶异:“我们不需要支援前线的军医们吗?现在正是人手缺少的时候吧?”

“若非必须,是不会用上我们的。”

彭老爷子向她解释。

“大多数情况就是给边境的受难群众搭把手,他们住在那种战火连绵的地方已经很不容易了,还随时有可能受到炮弹的波及。”

“普通居民又不像士兵那样受过专业训练,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我们的任务是就是尽可能保全他们,将战场之外的伤亡降到最低。”

纪轻舟认真地倾听着彭老爷子的讲解,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同时,也对自己即将迎来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

正好这会曾老爷子还没走,正在外面跟村长孙爱国说话。

纪轻舟跟彭老爷子一合计,事不宜迟,直接出去跟他们表明了态度。

“曾老爷子,村长,我和我师父决定,我俩一起回京城。”

回京城,便意味着做好了要奔赴边境的准备。

纪轻舟这么年轻,没想到居然就有这种觉悟。

曾老爷子心里意外,忍不住多打量她几眼,笑着夸赞道:

“老彭收了个好徒弟啊,小姑娘,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纪轻舟坦然而坚定地直视着他的眼睛。

“我叫纪轻舟,是京城下乡的知青。”

“姓纪?”

这个姓氏,在京城军区十分特殊,让曾老爷子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什么。

“你是纪家的人?纪老爷子是你爷爷,曹老爷子是你姥爷?”

纪轻舟不卑不亢:“是的。”

“原来是烈士后代,怪不得能有如此高的觉悟。”

曾老爷子忍不住感叹几声,在得知纪轻舟的身世后,对这个勇敢的小姑娘更添了几分好感。

“愿意上战场是好事,你们尽管放宽心就好,边境那边的局面,应该还不至于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峻。”

此时。

从京城军方来的人得到消息,原定计划有变,考古学家们工作结束,要在今天回归。

同时因为边境局势有变,解放军也被通知,要紧急返回驻地,等待调遣。

一条条的指令不断下达,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紧迫的感觉。

所有军人在收到指令的第一时间,都立刻收拾好了自己的行装,整装待发。

纪轻舟和彭老爷子收到消息后,从卫生院出来,就看到解放军已经集合了。

正有些诧异时,就听见路边电线杆上的广播喇叭“滋滋——”响了两声,传来村长的声音。

“各位村民们,因前线时局紧张,前来我村支援的解放军都已经整装完毕,并将于今天返回京城,接到调令后奔赴边境支援。同时,各位考古学家也将随同回归。”

“他们为敬信公社,为白云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为了保护祖国,将自身安危置之身后,让我们为解放军同志,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听到这里,街上村民们神情都很凝重。

没想到,在这片土地上蔓延的战火刚停息不久,就又有了重燃的趋势。

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不少都是战争的亲历者,时常讲述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发生的故事。

耳濡目染之下,大家对战争都有着不小的感悟。

再一联想到解放军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再过不久就很有可能要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大家的心情都很难过。

“唉,也不知道这仗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算完,这该死的挑事者,真的是见不得我们好一点!”

王大姐和李嫂子则是一下子就想到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跟着部队忙活的谢砚北。

“解放军要回京了,那砚北岂不是也要跟着一块走?”

“他跟轻舟这才刚新婚几天,就又要分开,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大妈们聚在一块谈论着广播里听到的内容,心疼极了这命运多舛的小两口。

叶澜清本来正在地里忙活着摘野菜,一听到广播,急得险些摔倒。

“怎么这么突然……”

她咬了下牙,干脆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