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凤台县之战3(1 / 2)

加入书签

“杀…”

厮杀声响彻在凤台县各处。

凤台县城头上,又来了一批新的部队:郑家和盛家这两个凤台县内的土霸王家丁到了。

两家族长都明白,要是连城墙都守不住,院墙那就更别扯了。不如拼死一博。

剩下的三架云梯车已在刚才的战斗中被守军烧毁,可是城墙底下捻军落在后方的两架冲车又到了前线。

冲车,又名攻城车,是冷兵器时代继云梯车之后的第二种攻城用器械。

其冲击武器是用绳或铁链悬挂在横梁上的一根粗大的圆木,原木后端有金属帽,前端有金属头,攻城时,依靠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后运动得到足够冲力后猛烈撞向城门,依靠惯性和动能来破坏城门或者门后的门闩结构。

攻城车虽说对城门或城门闩有着破坏作用,但在冲击城门时,极易受到城墙上守军的进攻。因此,攻城车周边都外蒙牛皮或羊皮,甚至有用金属板加强的,以防备守军的弓箭或擂石。为了防止对方发射火箭,还常常在外层浇上泥浆,形成一层防火层。

攻城车威力是大,但是…

和火枪出现灭掉了弓箭手一样,火炮的出现也使得攻城武器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老式的攻城武器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就被扫进了垃圾堆。火炮用精度、射程和威力在火箭、导弹和空军出现之前成为了无可争议的远程武器之王。

捻军做为才成立不久的一支农民军队,现在就连火枪都没有几枝,更别说各式火炮了。不得已之下,只能使用这种本该早已淘汰的云梯车和攻城车。

凤台县城门之前。

木制盾牌挡住了城上不停射下的弓箭,五六名捻军士兵齐心拉动撞锤,向着凤台县城门撞去。

时间太紧、战事太急,捻军做的冲车可说是粗制烂造。撞锤前方没有镶嵌金属撞头,也没有对其进行修形,就是一根砍下来的原木。

一下,两下…

城门处灰尘直落,门后守军死死的坻住城门。

“啊!”鲜血伴着惨叫,又一名撞门士兵中箭。

拉开重伤士兵,后方的一名捻军补位。

没有人有胆怯,他们已经一无所有,只剩下了一条烂命。

他们早已经把这条烂命豁出去了。

城门在不断撞击中裂缝出现,支撑不了多久了。

“大家看到了没有,这扇门撑不住了。打破它,里面的一切都是我们的。”

张乐行加了一把火。

“嘿呀!”大叫声中,凤台县城门被撞破。

“大家跟我来!”

张乐行,张宗禹、王贯三、孙癸心和赖文光五个捻军将领首先冲入。

“报告将军,凤台县城门己破,捻军己大股入城。”

凤台县上空八千米,一架无人机在做圆周盘旋,地面上的一切动向都被无人机上的侦察设备看在眼里。

一名无人机操作员一边看着显示屏上的景象一边不停的向林雪汇报。

“寿州情况如何?”

“报告,寿州这边捻军大举进攻,可没有进展,没有攻进去。”

可以理解。

一是寿州清廷安排的部队比凤台县至少多了三倍不止,火枪和火炮也比凤台县这边多很多,捻军短时间内打不下来;二是寿州捻军虽比凤台县这边多了一万多人,但主力全在凤台县这边,率军的五人不是盟主就是捻军内的名将。

这些都在林雪的预料之中。

“继续严密观察,有什么情况立即第一时间汇报。”

“是,将军。”

凤台县内,巷战正在进行。

无论是什么时代,巷战都是最惨烈的作战样式之一,和树林战并称为两大血腥作战。其原因只有一个:视野。

这两处战场上到处都是阻碍视线的障碍物,两军都是近距离作战,而且其作战距离不会超出三十米。在这两处地方作战,拼的不但是武器和军事素质,更重要的是勇气和血性。

在这两点上,捻军都超过了凤台县的守军,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兵败如山倒。

“当,当,当…”两个人在死拼。

以绝死打法的王贯三压制住了八旗百长,眼看着手下一个个死让其斗志渐消不勉心生退意。

两人对拼,最忌的就是分心。刀光闪过,还在分心的百长没有第一时间做出闪避动作,虽身体本能闪了一下,没有伤到要害但右肩部还是被划出了一道刀痕,血光飙现!

右手失力,左手拿刀不顺,在和王贯三的对拼中无法全力施展。

两刀对撞中,直刀应声而断。腰刀变招为横斩,瞬间,百长脑袋分家。

“你个清妖,要不是你,老子刚才就打进来了,呸!”

一脚把头踢远,右手握紧滴血的腰刀,向着郑家冲去。

郑家和盛家,死神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