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03.29(1 / 3)

加入书签

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我依稀记得那年的三月末下了一场雨,是一场春雨,春雨呀不像夏天的雨那般急,也不像秋天的雨那般凉,也不似冬天的那般冷,她飘飘渺渺的,像个刚出阁的姑娘,似下不下,似有似无。

春天对于我们这个小城来讲是一个特殊的季节,而小城里的人每年做的最多的事,便是盼春,渡春,而春雨对于他们来讲,无疑是最值得欢喜的事。

一场春雨一场暖,老祖宗传下的话,总是有许多道理。每年的春雨下过,街上便不见了棉衣,剩下的便是人们对春天的欢喜。

你看呐,那街上的姑娘穿上了淡绿色的纱裙,肩颈旁垂着一只墨色的麻花辫儿,活像儿那春天化人了,还有那成天坐在家门口听曲儿的爷爷,那脚上啊可不再踩厚棉鞋了,所以呀,春天是当真到了。

哥哥十岁就呆在城里了,自然每年也是最喜这春雨的,他总是喜欢下着春雨的时候,坐在阳台的旧椅子上打个盹,安安静静的睡一下午。他这个习惯也是自小都有的,打从我懂事开始,我便知道下春雨的时候,哥哥是叫不醒的。

那天的雨陆陆续续下了一整天,晚上我放学回家走在街上的时候瞧见家里的灯并没有开,我便知道他是又睡得忘了时间。

依着往常的惯例, 我只又在他身上搭了一层薄衣裳,便去置办晚上的吃食去了。

那时已经八点了,如若再做些时间倒是有些紧了,我便打算到楼下陆叔叔家的饭馆打包一份。

我寻到家里的钥匙,拿上包里的零钱,便出了门。

我家里住在北城的老城区,这里开发的早,不像新城区般绚丽,没有璀璨的霓虹灯,没有车水马龙,有的更多的都是一些小小的店面,部分店这几年都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崭新的店面,可能是生意不好,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但是每每看过去的时候,总会显得物是人非。

而陆叔儿家的店则是这些店面里少有的没有离开的店,我很庆幸他没有离开,我想哥哥也是一样庆幸的。

这家饭馆店面并不大,但是有一种道不明的舒服,墙面上挂着的吱呀吱呀的风扇,桌面上摆放的淡黄色的醋壶,有些划痕和残缺的桌子角,还有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和空空的肚子赶来这里的食客,都是这家店里最特殊的风景。

我很喜欢陆叔叔家的店,这家小饭馆里红油滋滋的小面上面肆意的撒着几个翠绿的小葱,香甜的红豆汤上漂着几朵干枯的桂花,而双面金黄的煎饼总是撑着鼓鼓的肚皮,煎饼也是最讨食客喜欢的。

每天店里最忙的时候就是晚上的六点到七点半,而过了七点半这个点往往店里并不显得那么的热闹,零零散散的几个食客,总是显得比人多要舒服一些。

“陆叔儿,两个煎饼,两碗红豆汤, 打包” 我环顾着四周寻着贺叔的身影。

“呀,来了,我这会儿正忙,你给那个小唐,就那个穿黑衣服的年轻人,你让他帮你一下”,陆叔叔从厨房后冒出来,拿着葱段指着左边离我不远的一个年轻人。

我顺着陆叔叔的声音看过去,那是一个很干净利落的背影,一身的黑色给他那清瘦的身形增添了一丝冷感。说实话如果不是现在我必须要他帮忙,我一定是不愿意去招惹拥有这样背影的人的。

那年轻人正在帮一桌客人点餐,看着倒是有些忙,我时间宽,倒也无意去扰他,只留意了他背影两眼,也没有做过多的停留。

那个年轻人听到了陆叔儿的话转过了头,他淡淡的看我一眼,用那听不出来情绪的声音对我说“稍等一下,我在帮客人点餐”。

仅仅是那回头的一瞬间,我看清了他的脸和眸子,当真是和我想的一模一样,就是一副薄情样。

依着他的话,我坐在靠近厨房的门帘最近的椅子上,等着他把菜给记完。

本来以为还要继续等,结果不多时陆叔儿从帘子后走出来,两手捧着一个放满葱的盆子,用40来岁中年男人特有的声音询问我。

“小文呐,你哥呢?”

“啊,我哥在楼上睡觉呢。”

“这个点就开始睡,有些过早了吧?”

“他睡的午觉,一下睡到晚上了”

“这哪能行,睡到这个点,这晚上都不睡了?”

“谁知道呢?”我笑着对陆叔儿说。

“你忙完了?陆叔儿”,我问他说。

“这不我这儿子回来了,干脆让他干去得了,你要拿饼是吧,我来给你拿”。

“言儿回来了?怎么没听他说起过?”不知为什么,对于这个年龄比我大几岁的哥哥,我从来不以哥这个称呼相称,可能是因为年少时一起玩耍,一起闯祸,所以我对他一直都没有哥的这个印象。

“他这次回来的急,说是要拿个东西,明天就走。”陆叔边说边从墙上薅下一个塑料袋,灵巧的把袋子的口给撵开,用夹子把煎饼放进袋子里。

“陆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