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1章 第一炮(1 / 2)

加入书签

港城。

位于九龙的一处豪宅。

一位穿着睡袍的年轻男子端着一杯红酒,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突然间打了两个喷嚏。

顿时一个娇艳的美女拿着一件外袍给他披上,“武哥,小心着凉啦。”

男子转过身,一把搂住娇艳女子,趁机还在她的挺翘上捏了两把,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没事的啦,肯定是哪个MM想我啰。”

女人娇嗔他一眼,染着豆蔻的指甲轻轻刮着男子的脖颈,千娇百媚,“讨厌~”

男子大笑,在女人脸上重重地亲了一口,才松开了她。

“我要出去一趟,你自便。”

女人一听,瞬间缠上身,“武哥,你要去边度?带我同埋呀?”

男子笑着又在她的后面拍了一巴掌,“我去工作,带你不方便。听话,自己去玩。”

女人撅了撅嫣红的红唇,没再纠缠,“好哦,我听晒你话。”

很快,男子就换了一身大衣,脚踩锃亮的中帮皮鞋,离开了家里。

……

鹏城。深夜。

家属楼区,崭新的那幢二层小楼的一楼,从窗户透出橘黄色的灯光。

客厅里,白立业和他的秘书吴明予,还有方远三位领导干部,以及周立伟和白承望围坐在茶几边讨论着什么。

白立业的两名安保人员站在旁边跟个隐形人似的,不出声根本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

施妙娴在厨房忙活着,很快就端了一大盆面条出来,招呼着大家吃宵夜。

周立伟和白承望还有吴秘书忙起身去帮忙。

白立业看了看时间,“哟,都十点多了,大家都去吃点吧。”

其他人见面条都煮好了也就没客气,这个点确实也饿了,赶紧道谢跟着起身。

施妙娴的手艺一般,但这时候大家吃东西都不挑,有的吃就很不错了,何况还是面条这样的好东西。

等吃完宵夜,大家又聊了一会儿,方远几位干部才离开。

次日,白立业就召开了鹏城市第一次干部会议,主要讨论并确定鹏城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参加会议的人不少。

除了市委干部,各个基层的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有参加。

周立伟和白承望也混在其中。

这次的会议很成功,对于鹏城的发展大家可谓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会议基本确定了接下去的发展方向。

第一步是盖楼房、搞基建。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第二步是修路。想要富先修路。

目前对外开放的关口也只有罗湖一个关口,铁路只有一条单线铁路。

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大致方向好确定,难的是具体实施。

首先无论是盖楼房搞基建还是修路,都需要钱和人。

没钱没人,啥都是空谈。

而这时候,最缺的也就是这两样。

国家根本没钱,只说在政策上大力扶持。银行可以贷款,但银行能贷的款也不多。相较于建设鹏城需要的钱财那也是杯水车薪。

再者之前的安县很多村子的人都逃去了港城,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没能力出逃的人。

现在鹏城的总人口才30来万,相较于后世千万人口还真是少得可怜。

然而这30万人中,有劳动能力的人还得减去三分之一。关键很多还是有单位有工作的人,真正能投入到建设中的人并不多。

总结一句话,现在的鹏城是既缺钱又缺人。

最后,会议又决定,马上开放关口,引进外资。并向各地借调工程师等技术人才过来,帮助发展建设。

但这明显不够,搞建设光有设计和工程师不行,还得有搬砖建造的人。

光靠鹏城自己这么点人,这城市的建设不知道要搞到猴年马月去。

晚上,白立业回到家后问周立伟,“你有没有啥好主意?”

周立伟想了想说,“白叔,既然要借调各地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等人才,何不也向各地借基建工程兵。”

白立业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周立伟继续说,“另外,还可以吸纳各地的农民工。”

白立业若有所思,“你详细说说。”

这个时候还没有农民工一说,大家去什么地方都要开介绍信,农民都是在家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每天下地挣工分,没有谁会想到外出打工。

周立伟记得前世鹏城的建设初期,发展很是缓慢,这跟当时政策不明朗,摸着石头过河有一定的关系,再者就是缺少劳动力。

直到80年代初,改革开放了两年多,才有很多自家实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民外出讨生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