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6章 宿舍几人摆摊赚钱(1 / 2)

加入书签

下午,周立伟和云秀请了假,带着鹏城的特产去了棉纺一厂家属楼。

在这里待了大半天,陪了周国强和林淑芬吃了顿晚饭才回去。

接着又去京大职工宿舍看了董家二老和郑老齐校长几人。

同样带了不少东西。

几位老人很是高兴,个个笑眯了眼。

闲聊了好一会儿,小两口就散步回了家。

第二天到学校后,同宿舍的几人就立马拉着周立伟说起了摆摊的事。

昨天他们已经见识过了王招娣摊位的生意,才发现周立伟和白承望说的话还是有所保留的。

那摊位的生意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火’。

两个字就是‘火爆了’。

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赚了七八十。

不过王招娣也说了,她刚开始的时候生意不算差,但也没现在这么好。

现在生意这么好也是她做久了的缘故,很多回头客,已经有了固定客源。

她自己也知道哪些东西好卖,那些受欢迎的货品自己带的也多。

还有自己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推销技巧,她会根据客人的喜好推销产品。

这些都是生意火爆的原因。

他们几个真要去摆摊的话,刚开始肯定没法跟她一样一下子就有这么好的生意。

不过,几人也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就算一天没七八十,有这三分之一他们也知足啊。

不,不用三分之一,每天能挣个十来块,就已经大大知足了。

这天开始,几人就加入了摆摊的行列。

五个人分成两拨,赵建业和张正文一起,宁海波马爱国还有蔡宏梁一块。

各自找了一个人流大的地方摆起了小摊。

依旧是住在宿舍,每天晚上得赶在宿舍关门之前回来,比王招娣提前一小时收摊。

几人收益还不错,平均每天每人都能挣个十来块。

本以为宁海波马爱国蔡宏梁这三人会赚得少一点,蔡宏梁生性腼腆,肯定不会不好意思吆喝买东西。

谁知道这小子不用吆喝,人家一看见他说话就脸红,还偏要跟他搭话。

尤其是女同志,就喜欢逮他问东问西的。

这家伙虽然说话脸红,但介绍产品没得话说。看起来很实在的样子。

听了他的推荐或是介绍,最后都是愿意买单的。

三人力量大,每次带的货也比赵建业和张正文多,生意自然也就比他们两人好。

第一个月下来,赵建业和张正文挣了350多,而宁海波马爱国蔡宏梁三人每人分到手也有380。

这让几人都惊喜不已。

赵建国分到钱就往家里寄了200,宁海波这个已婚有娃的也是一样,寄了100回去。

抽了一天时间休息,还专门请了周立伟和云秀还有白承望三人去了国营饭店吃了一顿。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

周立伟除了每天和媳妇一起上下学,就是周末和俢世杰赵军冯邵明以及俞光辉这兄弟几个聚一聚,有空也会去秀丽服装厂转转。

今年服装厂又扩招了好几百人,即使这么多工人,货都有点供应不上。

只是厂子就这么大,没法再容纳更多工人。

针对这种情况,秀丽服装店的加盟门槛就往上抬了抬。

三万的加盟费变成了五万,而且还取消了分期付款的形式。五万的加盟费必须一次性付清。

这样一来,加盟门店明显少了很多。

周立伟知道,现在秀丽服装店的生意这么好,即使门槛设高了,要不了多久,那些尝到过甜头或是闻到香味的肯定也会来加盟。

所以,扩大厂子或是开办分厂都是有必要的。

这又涉及到一个地的问题。

京都这边跟鹏城还不一样,鹏城是特区,在大力搞建设和发展,又有白立业的支持,批地还是比较容易的。

可京都的地不是那么好批的,现在的地都不允许买卖转让和租赁,想搞块地办厂还真不切实际。

想了想,周立伟都有点动心将服装厂的新厂设到鹏城了。

不过想到原材料的问题,他又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要是新厂在鹏城,势必没法再跟棉纺一厂合作,得另外找合作的对象。

这新的合作对象肯定是没法跟棉纺一厂比的。

棉纺一厂这边,不仅价格上能拿到最优惠的价格,质量上也绝对有保证。

一直以来合作得都很愉快。关键自己赚钱的同时还能给他爸增加绩效。

讲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周立伟还是更倾向将新厂设在京都的。

思及此,最后还是决定跟之前一样,看能不能再租一工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