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镇上采买(1 / 2)

加入书签

石塘乡所在的镇名叫青石镇。

牛车行驶了大概四十分钟才到镇子上。

下了牛车,苏心兰告别了几位婶子大娘,就往供销社走去。

不过为了装作是第一次来镇上,苏心兰又装模作样的拦住一个路人打听了下供销社的地址。

用了没多长时间,苏心兰就赶到了供销社,正好赶上供销社开门。

苏心兰按照列出的清单,采买了菜刀、砍柴刀、小背篓、火柴、煤油灯、平底锅等需要的东西。

居然一样都不差,连售货员都说苏心兰来的巧,昨天他们供销社才补完货。

离开日用品档口,苏心兰又去买了擦脸油,粉扑和腮红等一些简易化妆品。

从供销社出来,苏心兰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把东西放进了空间。

接下来她打算去废品站看看,她可不是奔着寻宝去的,她是真的打算买些废旧报纸糊墙。

而且废旧报纸还可以当引火用。

镇上的废品站看门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娘。

苏心兰堆起笑脸,嘴甜的说道,“大娘,我想进去寻些废旧报纸回家糊墙。”说着,随手掏出一小把水果糖塞给大娘。

大娘一见这姑娘会来事儿,和气的说道,“去吧,去吧!”

镇上的的废品站其实不大,不过废旧报纸也确实不少。

苏心兰挑着没有灰尘的,比较干净的报纸搬了厚厚一摞。

见时间充裕,就又往旁边的一堆废金属堆里翻找起来。

找了没几下,竟然看到了一个有些生锈的炉壁子。

苏心兰心中一喜,又在旁边翻找了一通,还真被她找到了第二个炉壁子,甚至还意外发现了两个铁炉盖子。

这下她倒是省了事,不必再四处去淘换了。

把一摞报纸连同两个炉壁子和炉盖子放到门口,大娘给称了一下报纸的重量,最后定下五毛钱,至于炉壁子和盖子只收了两块钱就让苏心兰拿走。

还贴心的给找了根绳子绑住。

苏心兰从衣兜里拿出一张崭新的五毛纸币纸币递给了大娘。

出了废品站,寻了个有遮挡的地方,把报纸和炉壁子、炉盖子扔进了空间。

随后,她又来到了邮局。

她打算买上一些信封和邮票,备着写信用。

进了邮局,直接走到柜台前面,向着工作人员开口,“同志你好,我需要购买一些信纸和信封邮票。”

邮政局工作人随手递给苏心兰一叠信纸并一摞信封,“邮票在这里,选好了来结账。”

看着柜台上的各式邮票,苏心兰随手选了几张,给工作人员看过之后,才付钱。

信纸信封加邮票一共收了五毛钱。

苏心兰看着时间还挺早,决定去下一站,买肉。

苏心兰打算买些猪肉牛肉羊肉一类的,放在空间里慢慢吃。

以后自己单独住,有的是机会可以给自己开小灶。

现如今卖肉的可是很紧俏,这个时间点儿有没有肉还真是不好讲。

苏心兰心里有些着急,这腿上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到了肉铺子,就见案板上只剩一块五花肉孤孤单单的躺在那里。

苏心兰当机立断,把肉买下。

看到旁边羊肉摊子上还有一只羊腿肉,苏心兰也把它给买了下来。

苏心兰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这才不紧不慢的往国营饭店赶去。

虽说来下乡之前,她已经在夏城的国营饭店饱餐一顿过了嘴瘾,可谁又会嫌弃多吃一顿呢。

趁着有机会,能多享受一顿是一顿。

等过些日子农忙了,最少一个多月没时间来镇子上。

想到这儿,苏心兰的口水又流了出来。

到了国营饭店,一进门就看到讨厌鬼张小蕊和知青院的另外两个女知青,许小茹和梁欣。

还真是阴魂不散,走哪都能遇见。

苏心兰本想打算就装作看不见算了,可张小蕊压根就不给她这机会。

“苏知青,真巧啊,你也来饭店用餐啊!我们还真是有缘啊,不然坐一块儿吃吧,还有伴多好。”

苏心兰念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客气的跟三人打过招呼,委婉拒绝了张小蕊的邀请,“不了用了,我一个人比较好。”

以她对张小蕊的了解,肯定又在打着什么鬼主意。

刚走几步,张小蕊的心声传来。

这苏心兰真是油盐不进,算了,本来想着叫她一起吃饭还能多吃两个菜,占些便宜,不来就不来,不来她还能占其他两个人的便宜。

果然,这张小蕊又再打她的主意。

苏心兰真是搞不懂了,看这张小蕊的穿着打扮,家里也不像是日子艰难的样子,怎么就一门心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