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入职红星轧钢厂(1 / 2)

加入书签

出了四合院和秦淮茹分开走后,李大山走在胡同里。

昨晚下了一夜大雪,今天的路就不大好走。

雪刚落下来像棉花一样白,

但是经过很多人走,加三轮车,自行车,马车碾过之后,

变得又黑,又硬,还夹杂着融化的水。

李大山穿着军大衣走在路上,一边庆幸自己穿得是皮鞋。

这要是穿着的自己家纳鞋底子的千层底布鞋,脚估计早就湿透了。

到时候湿袜子和鞋子黏在脚,别提多难受

先去了趟街道办领材料,又去了趟派出所,

最后拐到东直门外,去了红星轧钢厂。找到人事科走了进去。

人事部张科长看了他带来的资料之后,不由的肃然起敬。

这可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啊!

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张科长先是打了个电话,然后开始抄写李大山的档案,当归档结束。

一个一名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平头,黑脸男子走了进来。

“陈队长,这是李大山同志,刚转业回来的,以后就分在你们运输部...”

“他有在部队9年的卡车驾驶经验,而且是稀缺的二级驾驶员...”

二级?

陈东不由的看了李大山一眼。

驾驶员共分为五级十等,一般实习驾驶员三年后,才能成为副五级,

副五级面五级-副四级-四级...

这小伙子年纪轻轻就是二级驾驶员。

看来开车的确有两把刷子。

“李大山,这是咱们运输组组长陈东,兼汽车队队长。”

“陈队长以前也是部队的,还打过小日本呢。”

张科长介绍完李大山,又介绍陈队长。

陈东打量着李大山。

“报告首长,原18集团军尖刀团后勤连一排长李大山,向您报道!”

李大山给对方敬了个标准军礼。

陈东不由的热血沸腾,啪地也回敬了李大山一个军礼,

“李大山同志,原第四集团军猛虎团装甲连连长陈东向你致敬,愿你以后在轧钢厂继续发挥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为国家继续做贡献。”

“保证完成任务!”李大山目光炯炯。

如果说在后世的时候,如果有谁对他说这种话,

他可能会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

但经历过战场的厮杀,他已经明白,

在这个年代,这些话绝对不是口号,套话。

而是真的有这么一群人,

以此为信仰,并为之奉献一生。

“哈哈哈,好,很好,走吧。小伙子有前途,跟我走吧。”

陈东说完,率先往外走。

李大山和张科长说了一声,跟在陈东后面。

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厂子深处走去。

虽然这陈队长长得其貌不扬,职位听起来也不咋的。

但李大山知道,对方不容小觑。

因为这年代国家还很是贫瘠,汽车很少,

只有大型企业才会有运输部门,且大部分运输部门是政府机构参与运营。

而没有运输部门和汽车的团体,街道,学校等等,

有临时运输需求,就必须通过国家交通调度机关,临时调度一些车辆来使用(一般都是卡车)。

比如北方冬天学校要生炉子,需要大量煤炭,就要用车运输。

学校肯定没有卡车,就必须让市政府帮忙调度一辆来用。

既然是帮忙,自然就是客客气气,好吃好喝的招待,必要时候还要送点物资...

所以某种意义来说,

运输队队长的不但有实权,油水还很足。

在陈东的带领下,李大山先是去劳保科领了服装。

这年代工人都发劳保服,

但司机除了劳动布工作服外,还有雨衣、雨鞋、线手套。

冬天头戴皮帽,身穿着白茬皮袄,下身穿着白茬皮裤,手皮手套,脚下大头鞋,有的甚至是马靴,走在街神气十足。

李大山换好衣服,以为陈东要带着自己去汽车队。

谁承想对方居然领着他去了食堂。

陈东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现在正是开饭时间,吃完饭,我再带你回去熟悉环境。”

“我都听首长的。”

虽然对方只是连长,但李大山言必称首长。

“哎,出了军营,叫职务就好。”陈东笑道。

李大山这几句首长叫的他心花怒放,

心中对这小伙子心中的好感,又增加几分。

两人一路走到一食堂,排队打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