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冬节(1 / 1)

加入书签

待女儿走后,百里将军看到自己夫人眼里都是忧伤,连忙跑到茶几上倒了杯清茶 递过去,“夫人,你这是何必呢,明明自己也是关心女儿,也不想女儿入宫…何必对孩子说这么重的话…”

长公主接过茶杯,小啜了两口 顺手放在书桌上,双眼通红。

“守约,我这辈子愧对百里家,更加愧对雪儿,让雪儿去承担这么重的责任,若不是当年……”

好了,夫人,为夫知道你有不得已的苦衷。

雪儿的婚事我们先不议,按照祖制,雪儿要三年后才能与太子完婚。

我们的女儿打小过惯了自由自在的日子,这三年我们就尽力让雪儿过的开心,弥补她心中的遗憾。

祭天大典后,我会禀明陛下,让雪儿随我到边境。三年后才回长安与太子完婚。百里将军抱着自家夫人安慰道。

冬月十二,冬至

冬节大如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一阳之始,君道长,故贺。

尊虞朝祖制,冬至举行大祭典与太和殿进行朝会。

从午夜开始于太和殿广场设祭坛,坛旁边设天灯竿,禁寺庙鸣钟擂鼓。卯时,皇帝至太和殿广场,在太常寺礼仪官的引导下,行祭天大典,献食上神,福泽天下,庇佑万民。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辰时,皇帝便要于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与外藩使者朝贺。

太常寺的人从午夜开始,便着手祭典,太常侍卿乃皇帝亲政后任命。

祭坛肃然,天灯灼灼,祭品礼器、钟磬鼓乐等万事齐备,

周亦安本想在人群中闭目养些神,奈何

已近卯时,皇帝,皇后,太子等后宫妃嫔已出现。

而百里若雪作为将来的东宫之主按照祖制也参与了此次的大典,随在太子后面。

在微弱的晨光下,仍看得出……明艳灵动,她少有脂粉浓妆,平时都是男儿着装,可这般扮相,让人眼前一亮,却也很是摄人心魂。

她在人群中一眼寻到了他,便略带笑意,随后,站在了太子身后。

而他也微微一笑回应,然后便置身人群中,静待观礼。

可没有人注意到,周亦安一脸平静的外表下,他的拳头却是紧紧的握住,似乎在努力隐忍着自己内心的情绪……

时辰已到,太常寺卿大声喊到

“於赫圣祖,龙飞晋阳。底定万国,功格上下,奄有四方。道冠农黄。郊天配享,德合无疆……”

皇帝从颂祭辞文开始,迎上神、献食、行初献礼、百官行三拜九叩……繁琐的仪式,一步步,一套套礼仪,从天光微亮,一直到晨曦破晓,再到朝霞这漫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