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二章 林之涵的态度(1 / 2)

加入书签

王洪生的话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凝滞,他这句话的杀伤力,可是比唐斌说过的所有话都高。

难怪做了这一行,这胆子可真是不小。

唐斌在心中感叹道。

只见徐明勃然大怒:“这位记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众质疑镇政府的领导吗?”

“作为记者,我只是想要探究事情的真相罢了。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王镇长。”

王洪生看向了王大伟。

“哦?既然是采访,但说无妨。”王大伟表现的很坦然。

王洪生询问道:“王镇长,北关镇两年前售卖全镇的河道河沙,用来解决镇政府的资金问题。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北关镇和化肥厂的合作。这件事情,可谓是对北关镇和化肥厂都带来了莫大好处。请问,这是您提出来的意见吗?想必在这件事情上,您的功劳也是最大的吧?”

夸我?你这是挖坑给我跳吧?

王大伟一眼便看穿了王洪生的想法,淡淡道:“化肥厂以及售卖河沙,都是前任书记在抓,若论功劳,当属前任书记最大,王某不敢居功。并且,无论是引进化肥厂,还是售卖河沙,都是通过领导们表态决定的,也向县里汇报了的。”

唐斌继续发问道:“王镇长,那您作为一镇之长,可曾想过售卖河沙,会带来什么后果?据我所知,北关镇这两年收成不佳,很大的原因便是缺少水源,导致百姓贫苦。可以说,售卖河沙,成全了镇政府和化肥厂,可是牺牲的却是百姓的利益。您作为一镇之长,难道就没有为百姓考虑过吗?”

嘶...

不知道是谁倒吸了一口冷气,或许是很多人一同倒吸了一口冷气。

村民们安静了下来,有人愤怒的盯着王大伟,也有人感激的看着王洪生。

他们第一次见到王洪生,也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可王洪生问出了这句话,在村民们的眼中,他便是家人。

万众瞩目下,王大伟依然淡定,徐徐说道:“售卖河沙,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考察的。官府做事,更不可能不考虑百姓的利益。引进化肥厂,便是为了北关镇的经济发展。村民们能够买到低价的化肥,能够到化肥厂就业挣钱,这些都是切实利益。”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售卖河沙,导致水位下降,庄家减产,这些情况我们也提前预料过。不过,北关镇多山,大多经济作物都在山上,影响甚少。受影响的也不过是河滩之地,镇政府每年都会给受损的村民一定补贴。”

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可是村民们却咬牙切齿,马五兄弟更是瞪圆了眼睛,想要质问。

王洪生却快一步,紧跟着开口。

“北关镇不仅仅有经济作物,还有养殖场和鱼塘。据我所知,水位下降,导致鱼塘损失惨重。最后,那两个村民还因为来镇官府闹事,被抓了进去。王镇长,您治下的两个良民,因为你们的决定,而成了劳改犯,请问这是不是你们的罪责!”

最后一句话,王洪生近乎是吼出来的,声嘶力竭,震撼人心。

马五兄弟紧握着拳头,咬破了嘴唇,鲜红的血液缓缓蔓延。

王大伟依然镇定,但是眼中已经闪过了一丝慌乱,求助性的扫了一眼吴天宇。

原本还处于震撼中的吴天宇感受到这个眼神,瞬间反应过来,急忙开口道。

“今日我们是为化肥厂是否存在污染而来,现在出现两份报告,还没有结论。王记者,我们不应该将话题扯开。请问林书记和王镇长,此时该如何解决。”

王大伟闻言松了一口气,便要岔开话题。

可他没想到的是,唐斌却踏步上前,高声质问道:

“售卖河沙,导致水位下降,污水不存,难以调查,这是根源,不是岔开话题。更何况,售卖河沙,关乎北关镇十余万人的生计,难道你们这些记者,就不关乎百姓的生计吗?”

吴天宇被吓了一跳,支支吾吾的解释道:“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唐斌继续说道:“作为一个农村人,我比谁都明白,河道断流对于村民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不仅仅是环境的问题,而是关乎于村民的饭碗。”

“对!唐主任说的话,就是我们的心声。村子里面怎么能够没有河呢?”

“动物都知道靠水源而居,我们怎么能够没有水源呢?”

“自古以来,水源便决定着百姓的生活。打井之人,功大于天。”

“百姓依山傍水而居,种植庄稼。现在却毁灭河道,这是背天而行。”

... ...

唐斌的话彻底打开了村民们的心声,这样的话语此起彼伏。

这些话落在王大伟的耳中,就是一根根刺扎在他的心上。

“大家说的对,水乃是生命之母,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水。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明年春天之前,我一定会恢复全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