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五章 曲中人(1 / 2)

加入书签

少年目视这凉亭之下,隔着纱幔往里面看去,灰白色的石桌上,放着一把鲜艳的七弦琴。

愣了愣神,开口问道:“嫂子,您还会抚琴?”

顾微回头望了一眼,眉目娇艳,一脸不可否置的笑容:“会一点,一起过去坐坐吧!”

“这哪里是会一点,我们刚才在外面就听见了,嫂子的琴音彷如天籁,一丝一弦游刃有余。”少女扬了扬眉道。

顾微没有继续矫情,带着他们往凉亭下走去,反正只要几人开心,那就足矣。

进了凉亭,三人重新坐下,小洛便顺势离开,身边站着也就剩红拂一人。

少年顿了顿,道:“嫂子,王爷以前经常听的【思君赋】,那曲子您会不会弹。”

身为江家子嗣,老王爷与老王妃夫妻情深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是清楚。

一曲【思君赋】,一曲【忘乡海】,感人肺腑,而王爷还在王府时最常听的就是【思君赋】。

两人从小耳闻目睹,也是记忆犹新。

顾微手抚琴弦,嘴角微扬,依然还是刚才的那句话:“会一点吧!”

这话令人质疑,红拂不由的插嘴一句:“小姐,公子还不知道,王妃初来江园,以六弦古琴【望月】,一曲【思君赋】,犹胜当年王爷请来的抚琴大师。”

俩少年少女听闻,眼神顿时一愣,两只瞳孔瞪得如铜铃般大小。

七根琴弦由轻到重,由高到低,高山流水,旋音妙乐,能以六弦抚琴的名家大师屈指可数。

少女回过神来,咽了咽口水,道:“嫂子,您的琴艺这么高,不知我们可否有幸听上一曲。”

顾微抬头望了一眼红拂,回眸时笑了笑,道:“一首曲子而已,有何不可。”

见两人坐姿端正,双手趴在石桌子上,顾微便开始抚乐:“山重重,水万流,白云深闺嫁京郎,雨同舟,风共阻,那日君心知我心,甲恩科,状元名,春风享尽半都城,望夫涯,泪长潭,苗火难融千层雪,浮往事,追归忆,莫忘枝头两鬓白。”

两人倾听渐渐地微眯着眼,直到琴音落下,都还沉醉其中,久久而不能回神。

须臾,红拂往前一步,颔首问道:“王妃,当日您说这曲子还有背后的故事,红拂斗胆一问,不知那是何故事。”

当日在江园之时,红拂就对此感到好奇,不过那时和王妃不太熟悉,又逢王妃千里远嫁,思念故乡。

而今不同,王爷与王妃琴瑟和鸣,恩爱有加,王妃更是待人宽厚,没有上位者的威严,红拂才敢问出。

“这曲子还有故事?”少年率先睁开眼道。

少女同样惊奇,“啊!”叫了一声,道:“故事!,能抚出这种曲子,那故事很感人吧,嫂子,您说出来给我们一起听听。”

说话间,小洛端着一个琢盘走了进来,琢盘上放着三盏茶。

红拂见势,连忙走过去帮忙:“王妃,大小姐请喝茶,二公子请喝茶。”

顾微点了点头,这几日,她是经常会来过来坐坐,但是都待不了太久,所以也就没有准备茶水。

而今日不同,看三人的模样定然会长谈于此,茶水那就必不可少,小洛身为奴婢,自然也是会察言观色。

二人见桌子上的茶杯,也开口答谢:“谢谢。”

顾微抬眸看了一眼众人,道:“其实我也是听一位抚琴先生所说,到底实不实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既然你们想听,那说说倒也无妨。”

见几人点头,顾微又道:“听闻有一位远住深山叫做唐琦的女子,与一位京城的尚书的嫡子百里泓相遇,直到相恋。”

“但因家里把婚姻世俗看得太重,尚书嫡子岂能配乡村野妇,百里泓抛开父母家庭,百里泓一边读书一边卖字,与女子一起过着辛劳的日子,却无怨无悔。”

“诶,不对啊!嫂子,既然两人如此相爱,那为什么还有如此悲凉的曲子。”少年急道。

少女没好气的瞥了少年一眼道:“江离你急什么,不要出声,听嫂子慢慢讲完。”

“是啊!故事要从头讲才听的明白。”顾微眉目娇柔,声音微小:“后来皇天终是不负有心人,百里泓一朝高中,殿堂恩试,一甲状元,百里家族再次名扬于天下,陛下当日便下旨,将公主许配与他。”

“啊!哪有这样的皇帝?”少年说。

“是啊!这不是棒打鸳鸯吗?”红拂抱怨道。

“恩,这皇帝确实狠心。”少女嘟了嘟唇道。

顾微语气轻和,继续说:其实这不怪皇帝陛下,百里家是名门望族,百里泓自幼与公主相识,刚好公主又仰慕与他的才华,死活陛下请求赐婚,为人父母自然希望儿女顺心,皇帝陛下也一样。”

两少年少女点了点头,最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为了儿女,不惜违背伦理道德。

这让他们也不禁想到了母亲,以往为了自家儿子能登上镇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