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童年生存挑战一(1 / 1)

加入书签

七岁的我玩心比较大,那时候我们上的叫育红班,普通话应该叫育儿班,正常是7岁上学,也有6岁半开始上学的,一共有小班,中班,大班,每个班半年,一共一年半。

完事就该上小学,我呢,七岁挨了一顿揍,也没有去上学,拖到8岁,才去上育红班,小班的时候主要学:啊我额,一无疑,awe,yuy,大概就是这种。

因为我年纪大,学的也快,也还教同学怎么念。

8岁的后半年进了中班,具体学的什么记不太清楚了。

还是每周六周日下地干活拔草,要么去村外捡废品。

那时候农村家庭条件每家每户差不会太多,我和邻居家一个孩子比较玩的来,每次捡废铁丝都会一起去。

邻居家的孩子比较幸运,在家排行老四,上面三个姐姐,老四是个男孩,在家就是个宝贝疙瘩。

8岁也在每天下午做饭,周末下地拔草,偶尔捡捡废品,赚点零花钱,虽然穷,一年时光就是这样过去了。

我没有上大班,直接上的小学一年级,这时候我9岁,没有上大班的缺陷显现出来了,一年级课题有拼音,我没有学过,每次填写拼音,我都是胡乱写的。

比如:有y.u,中间那个字母就是瞎写的,考试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在拼音上得过分数。

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经历差不多,家庭短板显现出来,我从来没有用过新文具盒。

衣服呢,都是穿老大老二的旧衣服,有时候亲戚会给我们家一些旧衣服,新衣服呢,只有过年的时候,买一身新衣服,每年两双球鞋,春天三个月穿一双,秋天三个月穿一双,夏天买一双凉鞋,七岁,八岁,连续两年,一年四双鞋,两年买了八双鞋。

我穿鞋是比较废鞋的,因为每天要走很多路,不是下地拔草,就是去村外垃圾堆捡废品,一双球鞋穿一两个月,鞋就开始出问题,凑合着能穿三个月吧,不行只能想别的办法。

我九岁十岁上的是一年级二年级,这时候每周末两天,要写作业,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因为下午做晚饭,白天下地拔草,捡废品的时间都减少了。

我上小学二三四五年级时,正好是父亲开始出门上班时,我的年龄是10岁-13岁,这也是我比较难的时候。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出门上班一年赚了点钱,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带着老大去外地看病了,母亲跟着住在外面,照顾老大,父亲的工资都拿来给老大看病和母亲各种生活吃饭花掉了。

父母给老大看病好几年,母亲在外面住了好几年,父亲这几年挣的钱全在这里了。

老大的精神病,住几个月.院,老大.人的病就好一点,能正常沟通交流,停止治疗后,病马上就严重了,吃的药从来没有断过,病情一直反反复复,父母在这方面付出很多心血,不愿意放弃。

父母不愿放弃老大,毕竟养了十几年,觉得老大可以出门上班给家里减少负担了,结果出了这么一个事。

父母的坚持,苦的是谁,最苦的是我。

我11岁上三年级时,家里只剩下我和我爸,老大和母亲常年在外地看病,父亲的工资全部花在这方面,家里老二上初中,也住校了。

我苦在哪里呢?

家里早晨不用做饭,昨天剩下的粥直接热一下就行,中午呢,放学回来我要做菜煮饭,父亲每天中午回来吃饭,父亲吃完饭,我要等父亲吃完了,父亲去上班了,我再吃饭,吃完刷锅洗碗。

这种事情呢,也就是我距离小学近,大概二百米,上午11.30放学,就赶紧回家做饭,12.30父亲能吃上饭,1点吃完就去上班了,我要忙活到1.30分,学校是2点上课,刚好不耽误。

这几年周末就比较忙,又要写作业,下地拔草不能偷懒,一拔就是半天,中午要回家给父亲做饭,周末的时候家里老二也会跟着我一起下地拔草,要是没有我俩拔草,家里二亩地.早荒了,产不出粮食的。

我遇到很多尴尬的事,比如上小学三年级时,我没有捡废品的时间,导致我没有钱,一毛钱的练习本.本子买不起,春天的时候一直穿棉鞋,夏天有人穿上凉鞋了,我穿的棉鞋很热,还有臭味,身边的同学开始说我,后来老师找我谈。

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我在家里找以前的旧布鞋,虽然不合脚,又破又大,起码没有臭味了,后来到夏天,父母花6块钱给我买了一双凉鞋,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

自我11岁~14岁,衣服呢,只有过年才买一身衣服,衣服只有上下两件加一双棉鞋,一年也买不上四双鞋,也就能买两三双鞋,也不是家里买不起,父亲上班挣的工资都拿来给老大看病住院了,我虽然年纪小,但没有我,父亲中午吃饭是个大问题,家里两亩地也打不出什么粮食。

那时候还好,因为小孩身体长的快,家里老二的旧衣服,我还能穿上几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