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5章 先天非遗圣体,黄蓉走红(2 / 3)

加入书签

无非是保持平衡而已。

“一次成功?”姜师傅懵了。

观众们却觉得很正常:

【又来了!师傅们的震惊!】

【哈哈哈,苏哲每次都说着最怂的话,办着最硬的事。】

苏哲十分低调地说:

“侥幸而已。”

他有顶级的反应速度,本来就很擅长平衡感的游戏,更别说【传统文化传承者】,让他在学习传统技艺时有加成。

“你确实很有天赋。”姜师傅努力挽尊,“但转一个碟只是入门,我们要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不断增加……”

他正讲解着,苏哲尝试着增加一根长杆,加入第二個碟子。

还是一次成功。

姜师傅彻底愣住了:这么简单吗?

直到苏哲增加到三个碟子,才终于失败,让姜师傅松了一口气:

“哈哈,苏老师,随着碟子增多,难度呈指数级上升啊。”

苏哲感慨:

“不愧是非遗传承,太难了!要保持这么多碟子的平衡,特别考验……”

他一边说着,一边再次尝试。

话还没说完,第三个碟子就成功了。

姜师傅终于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观众们也笑傻了:

【苏哲你能不能等夸人的话说完再打脸?】

【不行,我要被笑死了,反复折磨,究极魔王!】

【比天才更可怕的,是不自知的天才!】

姜师傅看到苏哲过了一会儿,就双手各转四个碟,熟练得仿佛资深杂技演员一般,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说道:

“其实我更擅长切砖。”

切砖更少见,双手用力夹着一排方砖状道具,猛地松开手,利用方砖还未落下的时间,将最边缘的方砖准确击飞,再将剩下的方砖稳稳夹住。

苏哲看着他的表演,集中注意力,感觉方砖的下落速度都变慢了。

正常来说,这个杂技主要靠熟能生巧,靠无数遍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才能准确地击飞方砖。

可在拥有顶级的神经反应速度和身体素质后,这似乎变得十分简单。

苏哲若有所思:

“或许我也更擅长切砖。”

他走上前,捡起地上的方砖,试了试重量,发现很轻,表面粗糙,有一定摩擦力。

姜师傅见他一块块捡起方砖,提醒道:

“伱可以先从三块砖练起。”

苏哲却像他一样,拿起十二块方砖。

姜师傅忍不住问:

“你不会想从十二块开始练吧?这是不可能的,我练了这么久,也只掌握了十二块。”

砰!

苏哲没说话,却干脆利落地将第一块砖击飞。

然后——

砰!砰!砰!

一块块砖飞出,仿佛落在姜师傅的心上一般。

观众们也看傻了:

【转碟好歹循序渐进,切砖直接一步到位?】

【太夸张了吧?看一遍就学会了?】

【他有写轮眼吧?宇智波哲!】(没法编梗,只能用火影的)

他们一开始只是看乐子,每次看到姜师傅震惊的表情,都觉得很快乐。

但现在,他们也觉得难以置信了。

姜师傅彻底服了,憋了半晌才说:

“苏老师,我还以为综艺都是剧本,天才都是人设,没想到你是真的。”

苏哲谦虚道:

“过誉了,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个平平无奇的人,只是比别人努力一些、专注一些罢了。”

【你骗人!我亲眼看到你看一遍就学会了!哪里努力了?努力看了?】

【这鸡汤没法吃!我终于相信了,在天赋面前,汗水不值一提。】

【有句话叫,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没到拼天赋的程度。都是扯淡!苏哲不努力,都比我们努力强!】

【苏哲重新定义了平平无奇。】

比起前面的非遗,还是杂技的视觉效果更突出,姜师傅前后表情的对比也更有趣。

这一段立刻被许多营销号剪辑后转发,让无数人更了解传统杂技,也见识到了苏哲的“平平无奇”。

此后,【平平无奇】在这个世界也彻底改变了含义,甚至比前世更丰富。

只要说某人“平平无奇”,大家都知道,是说他又帅又聪明。

这不算网络热词,但称得上成语新解,时间长了,估计能被编入汉语大辞典。

接下来的非遗传承,苏哲几乎都能迅速掌握,彻底做实了他【先天非遗圣体】的地位。

但直到节目录制结束以后,苏哲依旧没想到关于非遗的音乐作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