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4章 江南平定(1 / 2)

加入书签

晒出来的盐自然不是一下就能完全用作食盐的,这其中还有高台过滤等过程。

但总的来说,制盐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

只是后人觉得很普遍的物理知识,古人还不是很懂罢了。

科学的发展,最原始时不过是经验的积累,后来才有人认真研究其中的规律。

可以说,科学是经验发展的后续阶段。

萧七月的道理也很简单,盐田的广度让太阳光照射海水的面积增大,摊薄了海水蒸发的深度,用这样的方法替代柴火煮沸蒸发水分。

不管众人理不理解。

接下来的几天,萧七月都在忙着指挥盐工们开发盐田。

朱子厚的西州军也将这里严密的保护起来,生怕外面的人窥探到里面的机密。

萧七月也将流水线工作法发挥到了极致,这样做很大程度增加了制盐工序的保密程度。

当然,这些保密手段萧七月是没有用在林之贤等人身上的。

他要防止的只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将信息传递给郑家和北漠人。

几天过后,看着已经析出来的粗盐,林之贤等人彻底震惊了,没想到这个方法还真能制出盐来。

同样震惊的还有在这里干活的盐工们。

他们有的人干了多年的盐工,一直以来起早贪黑,上山砍柴煮盐。

为此多少人命丧盐场。

没想到萧七月这么简单就将盐给制出来了。

“还好郑家不知道这个制盐方法,不然咱们哪能这么容易拿下江南。”

朱子厚心有余悸的说道。

萧七月笑而不语。

就算煮盐法的产量低,郑家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如果不是有震天雷这种跨时代的产物。

杭州城他们都不一定能打下来。

更何谈守了。

萧七月之前曾经评估过,如果没有震天雷,杭州城的守城之战,可能第一波北漠重骑他们就守不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北漠重骑不畏惧弓箭。

一般的滚石木檑对他们也起不了多少作用。

就算是桐油火烧,对方也可以用土埋的方式快速灭火。

哪像火药用土都掩不熄。

而且这次他们守城的士兵特别少,如果没有震天雷的压制,对方的攻城弩等武器也会发挥很大作用。

到时候他们哪里还有能力阻止攻城车开到城门?

所以即便没有煮盐法的郑家其实也是很厉害的。

这更说明了盐对他们的重要性。

不然郑家哪里有钱养这么大一批私军?

现在萧七月的制盐法了出,可以说又帮他们开拓了一条一本万利的赚钱通道。

林之贤也很高兴。

他表示第一批盐要给他一半,他要运到安泰县。

安泰县现在已经被他们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交易通道。

商人们都愿意将货物拉到安泰交易,原因就是在那里最安全。

萧七月自然表示没有问题。

他肯定不会将盐卖给北漠。

至于江南的这些百姓,一半的盐绰绰有余。

而且盐田法的产量那么高。

不用多长时间,他们需要考虑的就是销路问题了。

至于朝廷……

要买可以,但想他白送那是不可能的。

他可不觉得现在朝廷给这个官值得他白送盐给他们。

萧七月在郑家的老巢制盐。

郑家却苦恼于在哪立足。

整个郑家带着剩下的私兵到处跑。

可他们从官盐县撤出后才发现,整个江南已经没了他们的容身之地。

朱子厚之前已经对各个县城讨伐了一波。

县城里支持郑家的势力基本已经被横扫了一遍。

攻下官盐县之前,萧七月又命张大虎继续攻打其他县城。

虽然没有全部拿下来,但那些县城听到郑家要进城后,同样不愿意放他们进去。

郑康平鼓足勇气拿下两座县城后,不仅遭到了城内百姓无休止的暗杀,同时还遭受了张大虎的攻击。

几波下来,郑家彻底歇菜了。

他们带的军粮已经吃完,抢来的县城又守不住。

最后郑康平一咬牙,向他老爹提了一条非常屈辱的建议。

那就是叛逃北漠。

这是无奈之举,完全是为了给郑家保留一点火种。

没办法,谁叫他们之前太高调了呢?

不管是朝廷还是萧七月,他们能接受江南任何人的投诚,唯独不可能接受郑家的。

要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